信愿的标准 1.真信:首先要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要深信自己业障深重,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轮回问题,唯有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能救我,出离这个三界火宅。这种信念必须是真挚的,从内心深处生出的。 2.切愿:愿往生的心如绝江河,沛然莫御,万牛莫挽。这是指求往生的愿望必须非常强烈,愿意舍弃世间的一切,义无...
信愿是人们在做决定时需要考虑的一种信仰系统。信愿来源于文化和宗教背景,是人们信仰和价值观的核心。信愿能够帮助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拥有坚定的信念,同时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信愿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适用,它包括了更广泛的范畴,例如政治、医疗和个人生活等。相比于传统的信仰系统,这...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以正当地宣称,在印度教中作为终极解脱手段的知识,和儒家中的道德知识一样,不仅超出命题性知识和能力之知,而且它超出这两种知识的理由正是因为它是单一的信愿这种心智状态,一种包括信念和愿望的心智状态。 那么由于吠檀多中的知识是一种信愿,如同儒家中获得道德知识的方法一样,得到它的方法就不...
我们今天接着信愿观修的课程。前面我们学习了三部分内容,首先第一个是法门比较抉择,要认定净土法门;第二大科判是净土信愿关要,要通达净土法门的关要就是信愿为根本,还要注重信愿;第三部分内容就是净土修道次第,净土法门应该按怎样次第来修学:以三缘起链——胜解信、欲、勤,这是必然的一个前后的次第。我们今...
大安法师:信愿不真切的五个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就是泛泛悠悠,敷衍故事。就是好像自己也有功课也念佛,但是生死心不切,心很浮泛。每天的功课他也敷衍做一做,但是常常找借口,今天生病了不能念,明天有事情了不能念,后天身体很好还要干更重要的事情,即便念也是敷衍,这是第一种。第二种...
信,谓深信依佛言念佛求生西方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有佛性)、信他(信阿弥陀佛实 有),信因信果等义。愿,谓发愿命终往生净土,至彼国得不退转回入此界度化众生。行,分正行与助行。正行指修念佛,助行指兼修礼诵供养、六度万行等。
念佛一法,注重在信愿行三法。只知念而不生信发愿,纵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果具真信切愿,虽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外行人,多多以求悟,求得种种境界,而不以决定求生为事,即所谓舍本逐末也。何以故?以悟到极处,若未断尽烦惑,仍然是六道轮回中人。倘得往生,比悟到极处,而未断尽烦惑...
11月20日8时,在热烈的掌声和佛号声中,入川法师上座。延续11月19日的话题,法师单刀直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算真正做到信愿念佛?然后直接恳切地自答说,首先要生死心切。 修行若要落到实处,就要深切体悟到生死无常,有迫切的生死之心,每时都如临终时一样对待,否则不可能真正地看破、放下,会带着包装过的隐晦掩...
以此说明:往生在信愿,而不在其他。所谓“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也。念佛人闻此,自可着眼于信愿,而不必过于去顾虑死缘了,死缘我们无法把握,信愿则可以自己决定,所以我们只管安心念佛、老实念佛,其他的因缘固然平时可以去预种远因,如常为别人助念,善于照顾他人等等。但果报如何,也只有求阿弥陀佛加持,...
如果对极乐世界的存在,信愿不是很足,但是能执持这句名号,到临命终时,我想阿弥陀佛也会来接我吧? 大安法师:确实往生与否全凭有没有信愿。信,也不要把它看得很高,你从事相上相信,就是相信二有——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愿,也很质朴,你很愿意去,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你佛号念得越多越好,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