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数据是客观实体属性的反映,通过一组表示数量、行为和目标,用可以记录下来,加以鉴别的符号。 (2)信息: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反映了事物(事件)的客观规律,为使用者提供决策和管理所需要的依据。 (3)数据和信息的关系:信息和数据是不可分割的一对矛盾体。信息来源于数据,又高于数据,信息是数据的灵魂,数据是...
信息和数据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1、概念不同: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2、特点不同;3、分类不同 信息和数据的各自特点: 消息x发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
载体又称媒体,是信息从信源(信息发送者)到信宿(信息接收者)的传递者。信息借助于载体,可以脱离信源运动或存储。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的物理符号或信号,在信息处理中称为数据。因而可以说,数据是信息内容的物理形式,信息是数据的内容,两者形影不离。信息传递过程中可改变载体,即改变数据的形态而不影响信息的内...
信息由数据加工得来,它可以由数字和文字表达,也可以表现为其他具有意义的符号,其承载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能让我们了解一些事情、鉴别一些真伪、佐证一些观点。也就是说,尽管数据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我们真正想要获得的是信息。 “信息”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哈特莱1928年撰写的论文《信息传输》中,在该论文中他...
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所谓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在一般用语中,信息与数据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但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不等同的。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
数据要素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五个逻辑环节组成闭环,即信息数据化转变、数据资源化汇聚、数据资产化管理、数据市场化配置、数据价值化应用。信息数据化是数据要素化的逻辑起点。01 信息的定义及哲学本质 “信息”概念的使用,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哲学领域最成功的事情。对“信息是什么”这个重要哲学问题的探究,...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离的,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
一、信息:数据要素的基础构成 1.信息的核心地位 信息是数据要素的基础,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记录形成的数据集合。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从个人消费习惯到企业运营数据,从政府统计资料到社交网络互动,信息构成了数据要素的基本单元。信息的准确性、完...
答: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2分) 区别:(1)信息的概念不同于数据。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1分) (2)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的解释。(1分) (3)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1分)反...
兑现BIM价值的核心障碍是「拿不到数据」以及「不会分析」 那按照数据和信息的定义,其中「不会分析」就是「没有信息」,所以针对BIM核心难点的论述,就应当调整为:兑现BIM的核心障碍,是缺乏数据以及缺乏信息。 我们再重新回来谈对于BIM基本定义的理解: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