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春,俞珊在北京逝世。她的追悼会上,昔日的学生们演出了她生前最后一次指导的话剧片段。从南京的第一位女演员,到延安的抗日文艺战士,再到新中国戏剧教育的开拓者,俞珊的一生都与戏剧和教育紧密相连。
听闻此消息,昔日台下“迷弟”梁实秋心痛不已,写信邀请俞珊前往青岛大学图书馆任职。大病初愈后,俞珊接受邀请,赶往气候宜人的青岛大学,欲在此重温平凡生活。可“女明星”的头衔,又岂能让俞珊安静?刚一到达青岛大学,俞珊就如同砸入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在校园引起轩然大波。学生们纷纷踏至图书馆,老师教授们隔三...
婚后的生活与俞珊想象中大不相同。赵太侔沉迷学术研究,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俞珊则无法适应这种封闭的生活方式。两人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教授圈子的社交活动成为俞珊的新天地。但每次出席场合,她都能感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昔日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女演员,如今只能以教授夫人的身份出现。这段婚姻中的矛盾逐渐显现。赵太...
俞珊的声名早已远扬四海,而闻一多亦早对她心生倾慕。在国立大学初次相见时,他瞬间被俞珊深深吸引,难以自持。于是,他巧妙地以借阅书籍为由,创造机会与俞珊相会。闻一多对俞珊的才华与气质赞叹不已,每次相见都令他心生欢喜。他深知,借书只是一个美好的借口,真正吸引他的,是俞珊那独特的魅力与风采。俞珊踏入国立...
民国时期不仅涌现了不少才女,还有许多以美貌闻名的佳丽。比如,表演艺术家俞珊就是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在那个才女辈出的时代,俞珊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她性格开朗热情,气质非凡,吸引了众多文人为她争相追求。然而,这些追求者大多命运坎坷,结局凄凉。俞珊是民国时代的知名演员,她家世显赫,祖父曾教过...
俞珊的父亲俞大纯与鲁迅同学,二人曾共同留学日本,后来他还曾赴德国留学,毕业于柏林工科大学;20世纪30年代初任民国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俞珊能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自小就在充满文学气息的家族里面成长,她当然也是位才女呀。不过俞珊志不在文学上面,而是在于艺术上面。她曾经在上海音乐...
美人如花隔云端,自然引得了无数男子趋之若鹜,其中不乏民国的文坛才子们,就连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都拜倒在俞珊的石榴裙下。 田汉是俞珊进入南国社的引荐人,田汉寄希望与俞珊通过朝夕的相处,建立感情基础,想要博得芳心。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俞珊对田汉只能拿着当朋友一样相处,他们只是兴趣相投。
俞珊,生于1908年的日本东京,出身于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她的祖父是著名学者俞樾,曾任鲁迅的老师;而祖母则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孙女。这样一个"金枝玉叶"出身的俞珊,自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渥生活,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学习钢琴、英语,时刻彰显着大家闺秀的气质。然而,在她平静的外表之下,却蕴含着一颗勇敢、...
俞珊刚加入南国剧社,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据当时南国社的编剧吴似鸿记述:“她是南京中大艺术系的女学生。会弹钢琴,会唱京戏,又会讲英语,性格开朗,身材丰满,脸相美丽。”伯乐田汉则用行动来表达对俞珊的欣赏。他毫不吝惜地把话剧《莎乐美》的女主角给了俞珊,而俞珊也没有辜负田汉的期待,生动形象地演绎了...
俞珊外表温柔,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逐梦想的热情。十六岁那年,俞珊踏入南开女中,之后又进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深造。这时,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遇到了对她影响深远的田汉。田汉独具慧眼,看中了俞珊身上那份独特的艺术才华,便邀请她参演话剧《莎乐美》。面对“戏子”的社会标签和家族的压力,俞珊一度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