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甲不少于10户,不多于30户;每保不少于10甲,不多于30甲;每区不少于10保,不多于30保。区设区公所,保、甲设办事处。按此原则,对原保甲组织简化,自6月进行整编,于7月全部完成,共划分为5区(东安、国庆、中山、西市、小蚌埠)97保,有1834甲,辖41566户226690人。至民国36年,增加1个保,共98保,1887甲。此期...
你别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户籍登记,这是一套堪比现代大数据的统治艺术。清廷的官老爷们精心设计了里甲制度,不但能准确收税,还能随时掌握谁家多了人,谁家少了人。每五年来一次大普查,平常还搞"小审",就是每年都要核对人口变动。丁口、田亩、年龄,哪个环节都不放过!到了乾隆年间,保甲制度更是把控制提升到了极...
保甲组织的主旨是治安保警,但在清代,由于各个时期面临的形势不同,故保甲工作的侧重点,也往往不同。 清初时期,因统一战争持续,百姓流离失所,社会极不稳定,于是清廷颁布保甲之法,以招徕降服,安抚流亡。当时,保甲组织还同时负有组织生产的任务。顺治元年,直隶一带聚集了一万一千多户逃避战乱的乱民,清政府便通过编制保...
4.清代保甲组织由各地编组居民自己来管理运行,而地方官员只负责监督,并不直接参与。这种制度运行起来后,居民逐渐形成互相提防、互相猜忌的意识。这反映出4.清代保甲组织由各地编组居民自己来管理运行,而地方官4.清代保甲组织由各地编组居民自己来管理运行,而地方官4.清代保甲组织由各地编组居民自己来管理运行,而地方官4...
一、保甲制度的组织结构 1. 村保务组 村保务组是保甲制度的核心部门,是由村干部和保甲委员组成的。村保务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村级警务工作,遏制社会不良行为,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村级安全。 2. 保甲小组 保甲小组是保甲制度的基本单位,是以家庭为基础组成的一个单位。每个小组由3-5户家庭组成,每户委任1...
州县是清朝的最基层政权,是朝廷统治的神经末梢。保甲组织是清朝维持基层州县治安的重要工具。以往的研究成 果多详宏观,略微观,重制度,轻实际。① 本文试图从制度和实际两方面,对晚清直隶基层州县保甲组织作一初步研究一 清朝保甲组织的制度分析 满族入关之后,为了安定混乱动荡的局面,稳定新政权,顺治元年(1644年)首...
正式创立于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的保甲制宁推行过保甲制度。并将保甲的推行与乡约结 度,是由封建官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按照户合起来∞。到了正德年间,休宁境内又有推行 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和社会保甲法的活动,其时江西饶州人王浩八等在万
晚清州县保甲组织探析以直隶为中心.pdf,求索 / 2006 /3 晚清州县保甲组织探析 : 以直隶为中心 王宏伟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北京 , 100037) ⑩ ( ) 州县是清朝的最基层政权 , 是朝廷统治的神经末梢 。保 个月内办齐 ”保甲之谕 。同治二年 1863 年 又令直督刘长佑
收藏 分享 下载 举报 用客户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