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团军是参加保定会战的主力,这样一支10万余人的部队,装备、战斗力参差不齐,来源不一,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有的还没有整编完毕,就匆匆上了战场,难以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历史#
中国历史战争257:保定会战 1937年9月,中国人民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会战发生在保定这座历史古城,国民党在此集结了10万余人,但最终都没能击退日军,而且国军方面2000余人为国捐躯,实在可叹可泣。究竟保定会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呢?第二十六路军苦战房山、琉璃河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第二十六路军官兵即抱定“报效国家民族...
为了集中兵力,最大程度发挥协同作战功效,保定行营指定第17师暂归关麟徵指挥。第17师原为杨虎城旧部,师长赵寿山反对单纯防御:“保定是很难固守的,不若只留一个团抗击敌人,把其余大部分主力撤到铁道以西,背靠满城一带山区,待日军南下时,从侧面给以猛袭,我估计可以打一个好仗”。《赵寿山说》。蒋介石三令五...
为抵御日军主攻平汉线一路的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的4个精锐师团的进攻,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以保定为中心,集结了10余万人的庞大兵力,组织了抗日战争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会战,与日军展开了激烈顽强的战斗,但最终以9月24日保定的陷落为标志,宣告这一战役的失败。这一战役被称为“保定会战”(亦称“涿州保定会战”或“涿保...
保定会战的失败,给人们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论其失败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缺乏长期抗战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无法应付急剧变化的形势。地处抗日最前线的河北省没有必要的军事设施。当平津失守后,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根据参战部队的要求,
这一战役被称为“保定会战”(亦称“涿州保定会战”或“涿保会战”)。 保定会战前敌我双方的态势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抗日热潮空前高涨,而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和平津当局,尽管也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但缺乏对这一事件的清醒认识,幻想把这一事件作为一次地方性冲突来解决。10日上午,平津当局和...
亲历者谈保定会战:望..保定会战 韩声涛 1937年9月冯占海第91师参加的永定河地区作战属保定会战。当时冯占海第91师奉命担任固安县城及其以北永定河沿岸的河津至东西杨村一线阵地的防守。该河段属永定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保定会战对于日本人的重要性,其实您要是翻阅我们的历史,就能知道,保定在中国的版图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枢纽。 九月二十三号,日军的这三个师团,向着保定城垣发起了进攻, 九月二十五号午后,保定城被日军第六师团占领,二十六号,日军华北第一方面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坐着火车,来到了保定,将他的司令...
保定会战之后,已经占据有利态势的日军本可以越过徐州而不攻,而是直取武汉。如此进兵,对日军来说,是更为有利的。虽然日军直取武汉,也不能阻碍中国民众的抗战意志,但却会打乱蒋氏把物资转运到西南大后方的节奏。可日军却没有直取武汉,而是去打了徐州,这就让蒋氏有了近5个月的时间撤离民众和物资,为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