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汉字。读音:zǔ,注音:ㄗㄨˇ,部首:人,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基本字义:1.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2.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3. 姓。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相关字 卒 埉...
俎(zǔ),指樽俎,古代祭祀时盛酒食的器具,是郑国为答谢天子之赐,铸造俎并在俎上记金文为祖考祭器,以记录天子的恩德。 读音 zǔ 俎的铭文 铭文大意为:周王三年九日丁己丑日,周王在郑国举行飨礼,天子命虢叔传旨,给郑国赏赐祭祀礼器羔俎一个。羔俎为祭祀用来盛放三牲六畜之一,羊头的盘子 ,郑国为答谢...
俎,汉语二级字,读作俎(zǔ),基本字义:1.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2.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3. 姓。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俎 拼音 zǔ 部首 人 字码 4FCE ...
【俎】基础信息 拼音:zǔ 繁体:俎笔数:9部首:人结构:左右结构 【俎】是什么意思、字义解释 俎怎么读:zǔ 名1.古代祭祀时,用来盛祭品的礼器。《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晋.杜预.注:「俎,祭宗庙器」2.割肉用的砧板。《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俗称为...
汉语字典> 汉字:俎 拼音:zǔ四角码:87812 部首:人总笔画:9部首外:7 98五笔:wweg86五笔:wweg郑码:odol 统一码:4FCE仓颉:oobm笔顺:343425111 异体字:且爼𤕲 汉字:「俎」基本解释 ●俎 zǔ ㄗㄨˇ 1.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尊俎折冲 [ zūn zǔ zhé chōng ] 比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刀俎余生 [ dāo zǔ yú shēng ] 犹虎口余生。 樽俎折冲 [ zūn zǔ zhé chōng ] 指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冲,使敌人战车后撤,指击退敌军。 俎樽折冲 [ zǔ zūn zhé chōng ]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
详解 俎zǔ【名】(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同本义〖asacrificialutensil〗为俎孔硕。——《诗·小雅·楚茨》鸟兽之肉,不登于俎。——《左传·隐公五年》祭操俎。——《山海经·海外西经》俎豆之...
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俎是被视为非常重要且神圣的器具之一。而在现代,俎的用途已经逐渐衍生出更广泛的含义,可以涵盖更多方面的解释。 一、宗教与祭祀意义 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俎取自毛诗·盘山上·稷下篇:“祭之用陈在俎。”。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俎通常用于摆放祭品,如肉类、果品、五谷等。这些祭品被认为是供奉...
根据《方言》记载:“俎,几也”,可知俎是切肉用之几案。《左传·隐公五年》曰:“不登于俎”,杜预注曰:“俎,祭宗庙器。”可知俎还是礼器。在河南博物院,有一件名为“镂空龙纹俎”的文物,是青铜礼器,属春秋时期,俎面长35.5厘米,宽21厘米,通高24厘米,重3.85千克,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下寺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