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峒曾(1591~1645) 字豫瞻,一字广成,居诸翟(今属上海县)。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南部武选主事。后改南方文选主事,迁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两府。侯峒曾为人耿直,有才干。吏部尚书郑三俊推举天下官吏贤能者五人为监司,他是其中之一。任南部武选主事时,与徐石麒、陈洪谧被誉为“南部三清”...
侯峒曾(1591-1645)明末学者。字豫瞻。嘉定(今属上海)人。天启进士。曾任浙江参政。弘光元年(1645年)嘉定民众起义抗清,他与黄淳耀被推为首领,坚守十余日。城破后与二子没水死。 雅好诗文,旁及书法。书法遒劲清丽、体势俱佳。著作有《江西学政全书》、《纳言存稿》等。 侯峒曾《行书七言律诗扇面》...
侯峒曾和儿子玄演、玄洁且战且退,眼看大势已去,无法抵挡。 父子三人退至家中后,侯峒曾双膝跪地,面对祖先牌位,顿首叩告:“峒曾不才,未能守住城池,愧对乡亲!愧对祖先!而今城池既破,岂能忍辱偷生?唯有一死,以全忠节。”说罢,又连连叩首。 跪在侯峒曾身后的侯玄演、侯玄洁,听到父亲这番话,明白父亲去意已决。
侯峒曾 字豫瞻,嘉定縣人,給事中震暘子也。天啓五年成進士,授南京武選司主事,丁父憂。崇禎七年入都,兵部尚書張鳳翼薦爲職方郎中,峒曾力辭,乃改南京文選司主事,由稽勳郎中遷江西提學參議。給事中耿始然督賊至,他監司以屬禮見,峒曾獨與確禮。益王勢方熾,歲試黜兩宗生,王怒,使人誚讓,峒曾不爲動。遷...
侯峒曾 字豫瞻,嘉定县人,给事中震旸子也。天启五年成进士,授南京武选司主事,丁父忧。崇祯七年入都,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峒曾力辞,乃改南京文选司主事,由稽勋郎中迁江西提学参议。给事中耿始然督贼至,他监司以属礼见,峒曾独与塙礼。益王势方炽,岁试黜两宗生,王怒,使人诮让,峒曾不为动。迁...
在侯峒曾看来,作弊现象不仅来自考生,更源自科举体系中自上而下不遵守规则的顽疾。他整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提出了十七条解决方案,包括严管岁试补考、断绝“续案”、禁止改姓名和学籍,等等。 篡改考生名次,也是科举体系中的一种不良现象。考官擅自更改名次,已成“旧例”,受到历任提学官的默许,侯峒曾深感痛心。规定...
嘉定三屠,指1645..嘉定三屠,指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的一次历史事件。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嘉定城城破,清将李成栋下令屠城,持
世代忠义的侯峒曾家族 嘉定| 侯氏 侯氏源出山西上谷,北宋末居汴京,并在朝中任职,后随宋高宗南渡,辗转落籍嘉定。侯家的姻亲、明代著名文人李流芳在《侯氏世略序》(《檀园集》卷七) 一文中说:“侯氏之先,有随南渡至疁者, 逆知胡运当昌,戒其子孙力耕勿仕…… 吾观于侯氏家世,自农而贾,自贾而儒, 固将大显...
侯峒曾(1591年10月1日—1645年8月24日),字豫瞻,号广成,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闵行区)人,祖籍苏州府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雅好诗文,能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经元,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进士,授南京武选主事。为政有声,刚正不阿。与徐石麒、陈洪谧称“南都三清”,官至顺天府丞,未赴而京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