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闽侯先后走出17位院士,这也成为古侯官在闽侯这片土地上学风兴盛不绝的有力证明。 从闽侯走出的“父女双院士” 唐仲璋和唐崇惕。图源《中国科学报》 04 千年侯官新姿态 古侯官虽早已不复存在,但在闽侯,侯官这一地名仍在沿用,现在更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闽侯上街镇侯官村,1000多年前,曾是侯官县县...
12月16日,第三届侯官论坛在福州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相聚在这片古“侯官”所在地,共赴一场思想盛宴、文化盛会。有远道而来的诺奖得主,有来自理工科专业领域的专家,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侯官文化。12月16日,第三届侯官论坛在福州举行。图源:福建师范大学 连续举行三届的侯官论坛,越办越精彩,越办越热闹。
闽县、侯官县作为省城倚郭之县,中科第者尤众,因有“科举之城”的美誉;明代闽县濂浦林氏家族,“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三世为祭酒”;侯官曾氏,自曾晖春后,一门“四世七进士”;郑鹏程家族“四世五进士三翰林”;清代闽县叶氏,自叶观国后出现“六世八翰林十二进士”的...
“候官”之辨 汉简中的“候官”字样 敦煌汉简 福州历史上的候官县(后写成侯官县)最初设立于东汉末年,至于“候官”这一名称的来历,汉朝的“候官”到底是什么性质,由于缺乏相关史料,福州古代史志文献对此都是语焉不详。直到20世纪初期,在地下出土文物的印证下,我们才开始对汉代“候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侯官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晚清风流数侯官” 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近代史上 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侯官人 侯德榜、侯虞钧“伯侄双院士” 庄巧生、庄文颖“父女双院士” 也都来自侯官 ▲侯官古街 林双伟/摄 侯官县随着建治的更迭成为历史 但在闽江之畔的侯官村依然 ...
侯官,于汉代立县。在长达千年的变迁中,侯官管属区域范围时大时小,曾被作为福州市的代名词。近代以来,侯官地区在短时间内崛起一批杰出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刘步蟾、陈季同、林永升、林旭、陈衍、沈瑜庆、林霔、张有年等,其中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外交家、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对中国近...
侯官在公元196年置县,有1800多年历史,是福建最早的设县之一。宋以前相当长的时间,由于远离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教经济开发滞后。宋以后,以侯官为中心的福州经济逐步繁荣,海上贸易兴起,经济与文化相得益彰。加之北方中原汉人仕官“衣冠南渡”,一大批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开始聚集,带来外来文化元素,激发着...
历史上的侯官,建置屡有变革,但侯官之称,历经千年,弦歌不辍。曾几何时,侯官成为福州的代名词。侯官文化以地得名。侯官之地,环山、沃野、派江、吻海,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有着丰富的物产与发达的农渔经济,以及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海上贸易。北宋诗人龙昌期曾在此留下名句:“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市垂帘...
塔,指的是上街镇侯官村的镇国宝塔,当地称护镇塔,位于上街镇侯官村北闽江南岸。侯官市就是侯官村,如今村中地名还有“上市”“中市”“下市”,到网络上查看地图,这里还标着“侯官市”。唐代侯官村是县城,明王应山《闽都记》记载:“侯官市,古县治也。唐武德六年,置县螺江之北。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