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足 词语侧足 拼音cè zú 注音ㄘㄜˋㄗㄨˊ 繁体側足 基本词义 (书)(动)①两脚斜站着,不敢移动。形容非常恐惧:侧足而立。②同“厕足”。 详细解释 侧足[ cè zú ] ⒈ 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 ⒉ 置足,插足。 ⒊ 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
侧足,拼音:cè zú,侧足的意思:1.因畏惧而不敢向前。《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远近侧足,莫敢纵恣」《明史.卷三○七.佞幸传.江彬传》:「成国公朱辅为长跪,魏国公徐鹏举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2.插足,干预其事。如:「这是我们自家兄弟的事,请你别侧足.
侧足 侧足是生物学术语,指软体动物腹足纲中的后鳃亚纲、翼足目等。释义:其足的中央部,即中足的侧缘扩大成鳍状,称为侧足。后鳃亚纲之左右侧足在背部重合,形成包裹内脏块的管状构造,能将水通过此管有力地压向后方,从而使身体运动。此外,侧足(parapodium)还具有疣足的意义。
词条:『侧足』 拼音:cè zú 注音:ㄘㄜˋㄗㄜˋㄓㄞㄗㄨˊ 解释:1.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 2.置足,插足。 3.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 古代诗词 魏晋.曹植.送应氏:「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魏晋.曹丕.陌上桑:「侧足独窘步。」唐代.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唐...
成语(Idiom):侧足 发音(Pronunciation):cè z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行动不敢大胆,小心翼翼。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侧足意为行动时迟疑不前,小心谨慎,不敢有所冒险。形容人在做事情时过于谨慎小心,缺乏果断和决断的态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或...
汉语词典> 侧足 1.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 2.置足,插足。 3.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 国语辞典 注音ㄘㄜˋㄗㄨˊ拼音cè zú 1.因畏懼而不敢向前。 ▶ 《南史.卷七○.循吏傳.郭祖深傳》:「遠近側足,莫敢縱恣。」 ▶ 《明史.卷三○七.佞倖傳.江彬傳》:「成國公朱輔為長跪,魏國公徐鵬舉及...
异形词规范词典认为两者应有区分:表示“参与、置身”宜以“厕身”为推荐词形;“侧身”只表示“歪斜着身子”。同时指出“厕身”有自谦的含义。“厕足”表示插足、涉足,而瑞国表示两脚斜站很恐惧的时候用“侧足”。 现汉词典第七版的解释类似: 【厕身】〈书)动词,参与;置身(多用作谦辞):~士林|~教育界。也作...
侧足 《侧足》 更新时间:2023-06-30 00:17:23 词语侧足 拼音cè zú 书写侧足 解释 1.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 2.置足,插足。 3.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
侧足而立 侧足而立,汉语成语,拼音是cè zú ér lì,意思是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出自《后汉书·吴汉传》。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人敬畏或惧怕。示例 他吓得侧足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