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制 [ gōng jǐ zh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ōng jǐ zhì ] 按大致相同的标准分配生活资料的制度。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不求甚解 临危不惧 众志成城 叹为观止 响遏行云 巧夺天工 指鹿为马 有恃无恐 ...
为解决这一问题,党的领导人在1927年的“三湾改编”中正式提出了供给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消除军队内的阶级差异,促进军队的和谐发展。在这个制度下,取消了发饷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每人每天固定的生活费用,服装也统一,官兵待遇相同。这种“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供给制在中国工农红军和各工作人员中逐渐深入人心。供...
供给制,是指政府或军队以实物或部分津贴的形式发放薪酬。 在军队中,通常会实行这种制度,军人日常过集体生活。除工资外,由军队后勤为军人提供饮食、制服、鞋帽、日常生活用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曾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过供给制。此后,除军队外,运动员培训亦使用供给制。国府迁台后,为改善“台湾公教人员、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依然实行供给制,这种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要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中国人民军队,必须实行彻底的改革。1955年1月1日,我军干部由供给制改为了薪金制,这是中国军队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从军委主席到副排长,解放军干部共分为二十级,那么各级薪水是多少?
首先,介绍一下有军籍学员的待遇:1、学员入学后经复审、复查合格后即取得学籍和军籍,拥有现役军人身份,并从注册报到之日起开始计算军龄,学员所在家庭享受军属待遇。2、有军籍学员作为现役军人,无需缴纳包括学费、书本费、伙食费、寝室费、大学生医保等在内的任何费用,直接享受军校供给制待遇,按规定享受军人免费...
供给制体现了平均分配的理念,带有战时共产主义分配制度的痕迹,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1950年至1954年间,大约有10%的职工(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享受供给制。1952年,政府对实行供给制的人员增加了统一津贴,津贴标准根据工作职务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分配的差距。到了1954年,供给制被调整为...
“供给制”的标准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伙食按规定享受小灶、中灶、大灶;服装、棉被等生活用品; 极少的普通津贴费。 实行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的(含包干制),可视为供给制。 建国前享受过供给制待遇,也享受过薪金制待遇的,按享受供给制待遇对待。
供给制津贴费,一般工作人员每月约旧制人民币3万元(3元)左右。虽然很少,但同时还实行各种补助,如沿江一些地区当时实行的补助有:元旦、国庆、春节每人增发猪肉1斤为过节费;保健费分4级,甲级每月肉5斤,乙级4斤,丙级3斤,丁级2斤,按市价折款连同津贴一起发放。除此还另发生育费、保育费、妇女卫生费...
供给制是一种经济体制,指的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供给为主要内容的分配方式。详细解释如下:供给制是一种经济术语,主要出现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和劳动的供给由政府主导进行分配和管理。其核心在于,通过政府的计划和指令,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需分配给各个生产企业或项目。这种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