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鼓楼是建筑于侗族村寨中的一种集楼、阁、亭与一体的攒尖顶、宝塔型、密檐式木结构建筑。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侗族最出色的非物质的传统建筑文化表现形式,而鼓楼正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鼓楼的起源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依据各方面考查的迹象来看,其约兴起在唐宋时期。明代以后,侗族文化...
在从江县城的鼓楼广场,工匠正在维修鼓楼。卢忠南 摄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龚敏:侗族鼓楼集精湛营建技术与绝美艺术表达于一体 侗族鼓楼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其中古本《赏民册示》中描述道:“遣村团或百余家,或七八十家,三五十家,竖一高楼,上立一鼓,有事击鼓为号,群踊跃为要。”后清代各县志...
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侗族鼓楼是侗族人民传统的宗教、文化、艺术中心,与侗族的传统语言和文字一样,是侗族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它的建构和所含意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鼓楼所具有的意义非常重要,是侗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展现形式,在侗族文化...
独柱鼓楼堪称这一古老建筑技艺的孤例。增冲鼓楼,这座位于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的古老建筑,是现存最早的侗族鼓楼。根据侗族的传统习惯“先建楼后立碑”,结合现存的《万古传名》碑文记载,可以推断出增冲鼓楼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即1672年。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鼓楼虽多次维修,但其主体结构依然完好如初,这在...
鼓楼是侗寨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建筑,只要是侗族村寨,都必有鼓楼。鼓楼选址的时候,要考虑坐北朝南,也要根据村寨朝向而修。当地址选好后,无论选到谁家的屋宅地,居民都会无条件搬迁。大多时候,先祖在确定建寨时就已经留出修建鼓楼的地盘。侗家人每迁到一处新居住地都要遵循“先修鼓楼,后起房屋”的古训。即使...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侗寨始建于宋朝,已有800多年历史。全寨300多户均为侗族,有五座不同的鼓楼。鼓楼体现了侗族工匠的建造技艺,是侗寨中最重要的公共场所和最显著的标志,侗族群众休闲娱乐、集众议事、迎宾送客等重大事项都在鼓楼内完成。(宁坚吴光辉)2023年8月1日拍摄的黄岗侗寨鼓楼(无...
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有一道独特的风景。三江侗族木构建筑,其以风雨桥、鼓楼最具代表性。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介绍,鼓楼的建造无需图纸,全靠脑海中的构思,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榫卯结构组合完成,不仅独具匠心,更做到了百年不朽。戳视频↑↑↑一起来看不用一颗钉子建造的百年不朽的侗族鼓楼。(视频来源...
🌿 侗族鼓楼,侗乡的独特建筑风格,以其飞阁垂檐、层层叠起的宝塔形设计,成为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鼓楼的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飞龙走凤、花鸟山水或人物,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展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鼓楼不仅是侗族人民的外形标志,更是他们集会议事和娱乐活动的场所。侗寨中,每个族姓都...
今天(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本期专题推出两文,以侗族鼓楼为镜,照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璀璨篇章。贵州学者娄清《侗族鼓楼: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里的木构华章》溯源鼓楼历史,剖析其作为族群精神象征的造智慧与开放包容的公共性;广东学者蔡凌《建筑是人间的鲜活记录》探讨“人+地+物+集体记忆”研究方法,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