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交往的频繁,使节制度也随之而产生。从广义上来讲,唐代使节是指唐朝使节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对周边国家或地区进行外交访问的活动。在唐朝的外交使节中,有一部分是出使外国的使节,称为“出使”或“使人”;有一部分是接待外国使节的官员,称为“宾使”;还有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2023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充分肯定新时代以来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要求使节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外交思想,正确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对外...
汉朝挑选外交使节的多元方式 1. 招募与自荐 汉代并没有固定的外交使节培养程序,大多依靠临时性挑选措施产生合适的外交使节,正因如此,汉代外交使节缺乏后世的官僚气息,往往出人意表,能够做出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在诸多临时性措施中,招募和自荐是两个主要方式。首先是招募,所谓招募,就是汉朝政府广发英雄...
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2023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二十大后,总书记首次大范围接见我国驻外使节。外交代表,又称外交使节,是一个国家派往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代表。总书记高度评价使节们的工作是“持节异域,为国出征”。此前,在2017年和2019年,总书记...
唐代地方政府也具有交往使节的功能。唐代地方政府的交往使节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交往使节的任务包括传递贡品、招商引资、联姻等活动。工作内容非同小可,选任制度也非常严格。交往使节的选任基本条件包括官职、资历和才干。选任的资格与方式也有严格的规定,例如需要经过官员推荐...
“使节”一词出自《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给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
海外网5月17日电 5月16日至19日,“机遇中国·品牌重庆”驻华使节重庆行活动举行,阿根廷、柬埔寨、洪都拉斯、尼泊尔、尼加拉瓜、巴基斯坦、德国、塞尔维亚、新加坡9国驻华使节参访重庆,感受巴渝文化魅力、促进交流合作。5月16日,驻华使节一行走进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山城巷,乘坐两江游轮一睹...
使节的意思是指代表国家出使的外交官员。以下是详细解释:一、使节的定义 使节,也被称为外交使节或外交代表,通常是由一国派往另一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正式代表。他们代表其国家的利益,执行外交政策,并维护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使节通常包括大使、公使以及外交全权代表等。这些外交官员在国外享有特殊的外交特权...
但到了清代就不一样了,彼强我弱,还要让外国使节行叩拜礼,可就尴尬了。据档案记载,清朝前期西方各国派专使来华的主要有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意大利、俄国和英国等。其使臣一般由礼部接待,将表文、贡物转呈皇帝,如果皇帝召见,则须按清朝礼制行跪叩礼。大清朝有这样的自信,事实上前期也是这么执行的。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