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持节 [ shǐ chí jié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ǐ chí jié ] 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至隋唐刺史,例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唐永徽以后,都督...
使持节 拼音shǐ chí jié词典解释 魏晋南北朝 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至隋 唐 刺史,例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唐 永徽 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则为节度使。《周书·王思政传...
它比别的官大一级,能先斩了人再向皇帝报告,就连持节的官员(这里面包括假节、持节、使持节的官员)都能斩杀。手拿节钺就跟手握尚方宝剑是一回事儿,只有皇帝亲自点的名将才可以持节钺。另外,在历史上“假节钺”和“假黄钺”大体上是一个意思,权力方面也基本一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节度使就相当...
两汉三国时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区别在于礼仪。例如,假节的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司马懿;曹真在本传为「假节」,但在奏上尊号时列名「使持节」,连出土的曹真碑也是「使持节」;又如魏延在本传为「假节」,但在弹劾李严联名上表时却为「使持节」。在三国后期,假节、...
但在魏晋后,假节钺的职权远超其他“三节”,它可以见官高一级,可先斩后奏,甚至可斩杀持节的官员,包括假节、持节和使持节。假节钺和手持尚方宝剑的性质类似,只有皇帝亲点的名将才能持有。历史上,假节钺和假黄钺通常是一个意思,权力基本一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节度使是假节的升级版。宋以后,...
据《宋书·百官志》所述,使持节居首,持节次之,假节居末。使持节可杀二千石以下官员;持节能杀无官位者,军事方面与使持节等同;假节仅在军事上可杀犯军令之人。白话文的意思为:假节在平时无权处置他人,战时能斩违反军令者;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能斩二千石以下官员;使持节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可...
比如,刘备进位汉中王,授予关羽假节钺荆州军政的权力,所以糜芳,傅士仁这些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将领才会瑟瑟发抖,因为关羽杀他们根本不需要请示刘备的同意。所以,权力大小比较。三国前:假节钺(黄钺)≥使持节(假节)三国:假节钺(黄钺)=使持节(假节)三国后:假节钺(黄钺)>使持节>持节>假节 ...
使持节 更新时间:2023-12-15 12:41:47 shǐ chí jiéㄕㄧˇㄔㄧˊㄐㄧㄝˊ 目录 1、基本解释 成语(Idiom):使持节发音(Pronunciation):shǐ chí jié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担任军队主帅或高级官员时,能够恪守职责,执行军令,不贪图私利,为人民负责。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使持节是由古代官员在...
但是到了魏晋后,假节钺的职权远高于其他“三节”的权利,它见官高一级,可先斩后奏,甚至可以斩杀持节的官员(含假节,持节,使持节),手持节钺和手握尚方宝剑是同类型,只有皇帝亲点的名将才可持节钺。此外,在历史上“假节钺”和“假黄钺”一般是一个意思,在权力上也是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