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iān dū yù shǐ ] 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佥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成语 东施效颦 乐此不疲 人言可畏 兔死狗烹 熟视无睹 相安无事 ©
【成语】:佥都御史 【拼音】:qiān dū yù shǐ 【简拼】:qdys 【解释】:◎ [an official title in the Ming Dynasty] 官名。明代都察院设有此职,位在副都御史之下 佥都御史王用汲。——《明史》 ||| 官名。 明 代都察院官员 佥都御史 成语接龙 ...
官名。明 都察院置,分左、右,正四品,位次于正三品之左、右 副都御史。清沿置,左佥都御史用汉军,后参用汉人,在都察院办事,乾隆十三年(1748)省。 右佥都御史 与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同为督抚系衔。如明 王铎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
左佥都御史,官名。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二人,为皇帝耳目风纪之臣。后渐有以尚书、侍郎、少卿等官加授者,出外为总督、巡抚。清初定为坐院官,而以右佥都御史为巡抚等官加衔。乾隆十三年(1748)与右佥都御史俱罢。职责 与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同掌都察院事。以总理一方军政。品级 ...
陈诏 陈诏(1392~1451),浙江青田人,明朝宣德五年(1430)进士,官至佥都御史。人物生平 宣德五年(1430),会试第一名,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四川按察副使、佥都御史。福建发生叛乱,奉命前往镇压。景泰二年(1451)九月,还京,去世。人物评价 《国朝献徵录》:平恕周密,无怙势贼物之失。
佥”,即与都御史、副都御使共同签名,以示同为堂官之意。设置佥都御史受到前代及洪武初年御史台...
历史官职> 佥都御史 官名。明洪武十六年 (1383) 置,为都察院正官,左、右各一人,初正五品,十七年升正四品。建文元年 (1399) 革。成祖即位复置,南京都察院亦置,无左职。佐都御史、副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又称“佥院”。 官名。明代都察院设此官,地位仅次于都御史和副都御史,居第三位,掌纠察弹劾、明辨...
佥都御史 首页>汉语词典 《佥都御史》 词语佥都御史 拼音qiān dū yù shǐ注音ㄑㄧㄢㄉㄨ ㄩˋㄕˇ 解释1.官名。明代都察院官员更多:https://www.bmcx.com/,地位次于左右副都御史。 其它“佥”字典“都”字典“御”字典“史”字典 “佥都御史”成语接龙...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桐溪李公墓表。公讳徽,字元纶,号桐溪。世为山西著姓,代有伟人。曾祖景时,山东济南府通判,有治绩;祖倞,前丁酉科副榜,贡生,积学力行;考声池公,讳燕生,字华宸,康熙辛未进士,以翰林院庶吉士引疾归里,味道课子以终其身。生子二,公即其冢嗣也。(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