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万字符就成为了一些宗教的标志。在梵文中,万字符的意思是“吉祥海云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在佛祖雕像的胸前,常刻有一个金灿灿的万字符,佛教徒认为它能涌出宝光,代表了佛陀的万德庄严,凝聚了诸佛如来的无量功德力。这个符号,唐玄奘、鸠摩罗什将其译作“德”,到了武则天时期,信佛的武则天将其统一读...
《十地经》将卍字解释为“万德庄严”的标记,其旋转轨迹暗喻修行次第。顺时针旋转表精进不息,逆时针旋转显破除执着,中心交汇点象征“空有不二”的中道智慧。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手持卍字宝轮,正是提醒观者:修行如转轮,既要勇猛向前,又要知时知位。西藏唐卡常用卍字装饰佛冠,四端缀着智慧火焰。老僧解读:“火焰...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五《入法界品》说:释迦牟尼“胸标卍字,七处平满。”卍是吉祥的标志,是释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耆那教,都以“卍”为吉祥的标志,将卍写在门庭、供物和帐本上。在耆那教的宗教仪式上,卍和宝瓶等是象征吉祥的八件物品之一。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刹曩,意为“致福”,...
在原始的苯教中,“卐”是吉祥的标志,在苯教创立时被称为雍仲,使用的文字被称作雍仲神文,苯教所处的地方被称为九级雍仲山、雍仲沙丘,在苯教祖先所持的禅杖也有“卐”吉祥图案,就连苯教寺庙选址也多在天然带有“折”形图案的地方。佛教传入西藏地区之后,“卐”被广泛运用,凡是佛的画像,胸前必定有“卐”。...
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显现金光,如来佛胸前有卐字。中国唐代武则天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经中又写作“卍”。标志介绍 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中都有出现。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均使用。卐字在梵文中称为Srivatsa(室...
佛和纳粹标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符号,它们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以下是对这两个标志的详细比较:佛的标志(卐或卍)起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后传播至亚洲其他地区及世界各地。 “卐”或“卍”(万字符号)是佛教中常见的吉祥标志之一,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好。象征...
代表佛的福报、智慧是圆满的,是清净的,功德无上的意思。 这个符号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具有“万德吉祥”的含意。 原来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标志(婆罗门教就用这个标记卍来表示大觉者的智慧),后来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继续使用卍符号。后来的佛像、寺庙等都用这个标志。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
佛的标志“万”字符号代表着吉祥和功德无量。以下是关于该标志的详细解释:起源与历史:“万”字符号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不仅在古代印度出现,同时在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也有记载。它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并成为佛教的重要标志。宗教意义:在佛教中,“万”字符号象征...
在佛教,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代表佛教之标志。详解 卍字(梵s/ri^vatsalaks!ana、svastik:吉祥的记号)。梵语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利曩,意译为吉祥云海、吉祥喜旋。又作‘塞缚悉底加(svastika)。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种好之一。大乘经典谓此系佛及第十地菩萨胸上的吉祥相,如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