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像传于中土,即自大月氏来。而中国西部佛教美术,亦以于阗、龟兹所保存者最多。敦煌、云冈驰名世界,其余朝鲜、日本等地,皆学于中国。而印度本土的大部分佛教经像美术,于9世纪后为印度教徒、穆斯林所毁,仅佛教几个大石窟较完整地保存至今。无论造像绘画和雕塑等,都是在中国土地上发育成长的,具有中国的...
杵是佛教法器名,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用以示坚利之智,是断烦恼、伏恶魔的法器。用金、银、铜、铁或硬木制成,长八指至十六指,其中以十六指为上,十二指为中,八指为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一般认为金刚杵象征菩提心,不持金刚杵念佛,念佛就达不到目的。藏传佛教自元代起实现了包括西...
16世纪开始,捶揲工艺制作铜造像在加德满都河谷盛行,完全采用红铜材质,后来此项技术传入西藏,成为藏传佛教造像中的重要造像与金铜装饰技术。此像展现出成熟的捶揲技术,是尼泊尔晚期造像中极为难得的精品。Lot 6698 明15世纪 铜鎏金药师像 尺寸:H:33 cm.备注:中国嘉德,2006年11月,编号2106估价:RMB 350,000...
中国佛教绘画发源于印度佛教向中土的传播时期,是中印两大民族间的文化交汇,后来发展成一枝独特的艺术奇葩,有浓厚的中印传统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除其宗教含义外,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观无量寿经变相图 十世纪初五代 绢本彩绘 尺寸:141 x 84.2 cm ...
水陆画,河北省广平县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水陆画起源于三国时期,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文化现象。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水陆画题材主要取自儒、释、道三大教,线描空化...
中国佛教美术馆是以弘扬佛教美术为己任,是我国传承佛教文化的专业机构。内设委员会 中国佛教美术馆设机构:中国佛教美术馆馆务委员会;中国佛教美术委员会、中国佛教美术馆办公室、中国佛教国画委员会;中国佛教舍利研究委员会;中国佛教雕塑委员会;中国佛教油画委员会;中国佛教书法委员会;中国佛教设计委员会;中国佛教...
南海佛学院佛教美术系在院长印顺大和尚的关怀下,与古之圣贤做笔墨精神相续的笔墨修行者;在观音菩萨脚下,与古为徒,以画艺入道,与佛相应。经过新学期三个月的学习,每位学生收获满满,感恩学修路上的一切善缘。 学院通过成立画僧团旨在发挥佛教艺术净化人心的积极作用,培养具有一定的佛教艺术鉴赏能力与佛教艺术创作的人才...
学院本科生教育设置汉传佛学、佛医养生、禅茶、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管理、佛教美术和佛教音乐共6个专业,各专业的学生在深入佛教信仰、佛法实修和佛学文化的同时,又能掌握相应的专业能力以及“佛陀本怀+专业能力”的守正创新。 ■ 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为:汉传佛学...
这批希腊移民有的逐渐成为了佛教徒并以希腊神像为范本制作佛像,其形象基本特征显出希腊风范。这种佛教文化与希腊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雕塑艺术称为“犍陀罗”艺术。 笈多艺术 盛行于南部的代表印度本土艺术传统的秣菟罗艺术风格也随之北渐,开始与犍陀罗式佛教艺术在西北印度并置、交流、融合。 佛教壁画故事题材 一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