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是2008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哲学的一部分。简介 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印度佛教与中国封建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本书是《宝庆讲寺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内中具体收录了:《出世之教与治世之道——试论儒佛两家的根本分际》、《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
当佛教思想传入西方,遇到了与之在某些方面有着深刻共鸣的西方哲学传统。这种跨文化的对话丰富了佛教的表达方式,也为西方哲学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启发。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佛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似之处。佛教的中道思想,强调避免生活中的极端,与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思想相呼应。还有,佛教中关于苦难的观点与斯多葛哲学...
从哲学思考的层面而言,四重二谛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它揭示了事物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在世俗谛中,事物呈现出各种相对的存在和变化;而在胜义谛中,则指向了事物的绝对空性和本质。这种对世界的深入思考和洞察,不仅对佛教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人类的哲学思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独特...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佛教的本质并不在于它是哲学还是宗教,而在于它所关注的问题和它所提供的解决方法。佛教主张通过内心的修行和觉悟来消除痛苦和不满,这与哲学和宗教都有所不同。哲学主要通过思辨和推理来探究真理和价值,而宗教则主要通过信仰和崇拜来教化个人。因此,佛教所提供的解决方法和关注的问题,让它在...
产生并流传于古印度,以佛教教义为核心的宗教哲学。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印度。佛教兴起时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奴隶社会,但有的地方还保留着氏族公社制的残余;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有很大提高,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手工业已从...
藏传佛教哲学是在中国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的佛教各派别的哲学总称,基本上属于大乘中观派的“缘起性空”观点。简介 藏传佛教哲学是在中国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的佛教各派别的哲学总称。7世纪,佛教开始从中国内地及尼泊尔、印度相继传入藏族地区。藏传佛教的哲学,基本上属于大乘中观派的“缘起性空”观点。历史派别 藏传佛教...
“法从缘起”是佛教的一个核心观念。“法” 在这里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缘起” 简单来说就是事物是由各种因缘条件和合而生起的。因缘是因(主要原因)和缘(辅助条件)的合称。 例如,一朵花的开放。种子是因,而阳光、土壤、水分、空气等就是缘。这些因缘条件相互配合,才使得花朵能够生长开放。
结合21世纪发展趋势来审视,我们认为中国佛教哲学适应人类社会需要的理念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几个基本理念。(一)缘起 佛教有一个专门的颂,称为“法身偈”,常刻在佛像、佛塔的内部或基座上,内容是:“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 “佛大沙门”是对佛陀的尊称。这是...
结合21世纪发展趋势来审视,我们认为中国佛教哲学适应人类社会需要的理念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一)缘起 佛教有一个专门的颂,称为“法身偈”,常刻在佛像、佛塔的内部或基座上,内容是:“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