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新中国成立后的佛教研究分成两种:一种是传统样式的,像佛教文献、佛教史、佛教哲学这些方面的研究;另一种是新样式、跨学科的研究,比如用社会学的定性、定量方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等来研究佛教。随着研究方法越来越多,佛教研究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经济方面的佛教商业化、自养、慈善公...
《佛教史研究(第1卷)》是新文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浙江大学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等 内容简介 《佛教史研究》是浙江大学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在各合作单位支持下出版的半年刊,致力于以佛教史研究为纽带,推动历史、文学、艺术史、东亚交流、丝绸文明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发表跟佛教史有关的论文、综述、书评等原创作品。...
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是以佛教思想史与文化史为背景,以宗教社会学与社会生活史为方法,依社会生活史的方法选择研究主题,依宗教社会学进行阐述,其研究路径将会呈现三大特点:“生活转向”:从思想观念到身体实践,即从强调思想观念的宗派史写作到重视具体的实践行动——社会生活;“主体转向”:从高僧到僧众,即从重视优秀个体...
新的时代和学术发展背景下,思考中国佛教史传研究之进路,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本次学术对谈活动,九位当前在中国佛教史传研究领域颇为活跃的青年学者将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畅谈自己对于佛教史传研究的设想。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籍此“内”“外”双重之观照,冀收凝聚共识、别开生面之效。主持人:刘学军 副教授 ...
《佛教史观研究》讲在中国古代史学的长河之中,有一条特异且重要的支脉,那就是中国佛教史学。佛教传人中国后,自魏晋南北朝以迄清代,高僧大德们出于弘法护教的动机与目的,前后相继,著史不绝,形成一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中国佛教史学传统,为后人留下了数量众多、体裁多样、内容宏富的佛教史籍。在悠久的中国佛教史学传...
在这里,数字人文的兴起会对明清佛教的研究有一个促进作用。通过数据库和软件工具的使用,明清佛教碎片化的信息会得到重组。 第三是我们要在前近代的东亚政治史与国际外交关系当中,理解明清佛教的发展。明清时代是处在东亚乃至全球的大变革时代,日本学者又把这一时期叫作“大航海时代”。此时的东亚已经有了近代的政治...
2019年10月17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45场在文华楼东区1106室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博士生导师曹刚华教授应邀担任主讲,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地方志中的佛教史研究》的讲座。 讲座现场 佛教方志 曹刚华教授认为,佛教、道教对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体现在对地方和民间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
《藏传佛教史研究・明代卷》(以下简称《明代卷》)对1372年(藏历第6饶迥水鼠年)至1644年(藏历第11饶迥木猴年)即明朝时期藏传佛教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介绍。 总体来讲,《明代卷》系统梳理了明代藏传佛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探析了明代藏传佛教的基本特点,其中涉及各教派、寺院、活佛、甘丹赤巴和高僧大德等...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发现佛教寺院研究的人比较少,因为传统研究佛教史的学者主要偏重于佛教哲学和僧人们的思想,而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者至多是一些寺院经济研究,通过寺院的兴废来研究佛教的比较少。明代寺院情况,还有一本南京寺院总志《金陵梵刹志》可以利用。所以我们确定,博士论文选择研究明代寺院,希望从寺院兴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