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史略 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学或修禅思想一直获得广泛的流传,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曾译出多种禅经,禅学成为相当重要的流派。相...
佛心宗,禅宗的别称,源于楞伽经中的“佛语心为宗”。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不依经典,直传佛之心印,因此又被称为佛心宗。碧岩录第十三则的评唱指出,第十五祖提婆尊者见第十四祖龙树尊者以针投钵,龙树对此深表器重,并将佛心宗传授给提婆尊者。然而,在日本,曹洞宗之祖道元认为他所倡导的禅法才是...
禅宗学以“静中思虑”为修习的方法,以证悟本自心性,寻得佛心,故亦称“佛心宗”。此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仍有经典作为传法的依据,即《楞枷经》、《金刚经》等。唐代时期禅宗大为盛兴,当时又分出“牛头禅”一派;至五祖弘忍时代,而又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禅宗得以迅速发展,以致后来成为中国佛教...
禅宗之别称。系出自楞伽经之‘佛语心为宗’而来。禅宗以不立文字、不依经典,直传佛之心印为宗旨,故又称佛心宗。碧岩录第十三则之评唱(大四八·一五三下):‘第十五祖提婆尊者,(中略)因见第十四祖龙树尊者,以针投钵,龙树深器之,传佛心宗。’然于日本,曹洞宗之祖道元称其所倡导之禅法乃正传之佛法,举凡习...
佛心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禅宗作为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的宗派,其深远影响不仅局限于佛教界,更广泛地渗透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从宋朝到明朝,多位理学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等,都从禅宗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其思想体系深受禅宗影响...
以觉悟佛心为禅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宗镜录三曰:‘达磨大师云:明佛心宗了无差误,名之曰祖。’中峰录五下曰:‘禅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禅之体也。(中略)惟禅与心异名同体。’更多:https://www.bmcx.com/...
🏯 元音寺,位于济南市章丘圣井镇危山,是全国首座以元音老人法名命名的寺院。这里是一个传佛心宗、清净庄严的道场。🚗 自驾前往,只需导航至危山风景区即可。若选择公共交通,可乘坐K927路、大经十路快速公交、城际BRT971路或章丘21路公交车,直达寺庙。寺庙位于山顶,免费开放,游客可自由进入。🌄 元音寺的氛围与...
禅宗在惠能弟子的传承下发展为五大流派,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合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在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形成“五家七宗”。沩仰宗由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修行理论强调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临济宗则由义玄创立,提出“三玄”、“三要”、...
禅宗称作佛心宗;是故当深入经藏,籍教悟宗。 宗即是佛心。若人不悟佛心,即是不知佛名义,即是不闻佛名字,即不得见佛。 知佛名义,即是“名字即佛”,即是闻佛名;“一得闻佛名,永不堕三途”。 知佛名义,而后随顺自性体用起修,乃至正助交资、无修而修,显现本性,即是见佛。
禅宗因其用禅定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行而得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而称佛心宗。其传法世系分西土和东土两部分,西土28祖,以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为初祖,东土为菩提达摩、慧可(487~593)、僧璨(?~606)、道信(580~651)、弘忍(602~675)、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