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六祖坛经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佛不在我们的身外,佛在自性当中,通俗简单的理解,可以认为佛其实在我们心中,而我们身外是没有佛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寺院看到的佛像,那只是一尊雕像而已,我们一切可以想象到的地方,也没有佛,因为佛不在西方,也不在东方,...
于是很多学佛人便出现了“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种越修离佛越远的情况发生了。 佛可以找到吗?《金刚经》有云:“若以色见我,以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佛陀不在事相之中,更不在幻象之中,我们如果执着于用声像求佛,那就修偏了。 那么佛在哪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
学佛的人,大多听过这样一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意思很好理解,也就是说,学佛的时间长了,渐渐的没有了当初学佛时的热情和信心,提不起最初的动力,所以修行渐渐懈怠,就离佛越来越远了。 其实这与我们做世间事业一样,往往能坚持到底,并保持初心不变的人最难能可贵,成功必将属于他们。...
六祖坛经上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这其实在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尊佛,只因迷了自性,才变成了人,而人与佛的区别,就在于佛是觉悟的人,而人是迷了的佛。所以要想见到佛,或者成为佛,先要知道自己就是佛,只是因为本性迷了...
如佛地经论云:“于一切法一切法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花开故名佛。”佛在哪里呢?当然可能受《西游记》等影视剧影响,大家会普遍认为“佛”在印度!唐三藏带领三个徒弟去印度取经 途中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其实印能法师首歌 把佛在哪写出来了。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七、 佛在心中,生佛忆念故 一、 佛在西方,经文分明故 《小经》: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大经》: 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剎。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庄严经》: ...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的生活中。许多人学禅,目的为了要明心见性、开悟成佛。而佛在那里呢?佛在每一个人的自性中,佛在每一个人的自心中,所谓:‘佛在心中坐,不要蹉跎过’,既然知道佛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便不能浪费时间、生命、光阴,不...
坛经上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这句话是在告诫众生,佛法就在世间,佛也同样就在世间,如果向世间外求法,或是觉得佛就在世间之外,的某个地方,那就错了,这样就好比寻找兔角一样,自然是见不到佛的!因为佛就在世间,佛也是普通人,释迦牟尼没悟道以前,也和普通人一样,也...
那人看到母亲的样子,突然想到了老和尚,对自己说的话,才忽然醒悟。原来佛就是自己的母亲。这是一个禅宗,非常有名的公案。其实除了出世间的佛,在现世间,堂上二老就是活佛,学佛的人,不要再舍近求远的找佛了,佛不在远方,也不在西方,佛就在我们自己家中,家中的父母,才是最大的福田,也是最大的两尊...
佛教里有一首偈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因为那个觉悟的世界就在你的心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灵山、佛塔一样,就像佛的净土,就是佛的一个道场,道场就是修行的地方。你所有的成就都要从这个地方获得,从你生命的当下获得,从你当下的身体,从你当下所有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