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汉语_佛四德: [出涅盘经] 四德者。如来所证常乐我净之德也。谓如来心体本空。应用无染。离凡夫二乘菩萨偏邪之颠倒。
《佛学大辞典》:“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可见,作为涅槃四德的常乐我净是佛的境界,也应该是去除了习气之后的无余涅槃的境界,修行人应远离四颠倒,勤修向四德。
有些大成就者,因为有智慧,他们不会再被幻觉迷惑,但慈悲又让他们不愿进入涅槃,还想继续救度众生、利益众生。所以,他就处于一种特殊的解脱状态。以上,就是对涅槃四德“常乐我净”的浅显理解。
#佛学常识# 四德──佛四德【出涅槃经】四德者,如来所证常乐我净之德也。谓如来心体本空,应用无染,离凡夫、二乘、菩萨偏邪之颠倒,故称为德。(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一、常德。常者不迁不变之谓也。性体虚融,湛然常住,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故名常德。(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二、...
法身佛的四德,第一个是清净,第二个不生不灭,第三个本自具足,第四个本无动摇,法身四德。本无动摇是自性本定,所以修定很重要,修定与自性相应。心里是动的,不能够静下来,这个与自性不相应,跟阿赖耶相应、跟烦恼相应,跟真如不相应,所以要放下。你要问我从哪里放起?我可以告诉你,从手机放起,那个东西不是好...
阿弥陀佛的三身是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法身是无量光与无量寿,为一切众生本有之性;报身是毗卢遮那佛,为修智断惑而成;化身是莲华藏世界内的应化身,随机现示种种知见修行。阿弥陀佛的四德是指常乐我净。常者,常住而不变易;乐者,安稳而无苦厄;我者,自在而无束缚;净者,身心清净而无烦恼...
我们要常常记住,诸佛菩萨入世的四德,「随缘」真的要学「妙用」,妙用就是不受境缘的干扰。要学「威仪有则」,威仪有则是守规矩,这是什么?这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做给众生看。威仪有则里最重要就是持戒,要做出来,要把《弟子规》做出来,要把《感应篇》做出来,要把《十善业》做出来,那是威仪有则,做出样子...
④净:众生把清理外在灰尘污垢当成干净,天天刷牙、日日洗脸、经常美容,认为这就是"净"。然而,内心的灰尘、灵魂的污垢却不去净化。 因此,我们需要转身、纠错,把颠倒的知见、思想、行为转到佛的知见上来,背尘合觉,才能冲出六道轮回的包围圈。 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
四德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一)指如来法身所具有之四德,即:(一)常,谓如来法身其体常住,永远不变不迁。(二)乐,谓如来法身永离众苦,住于涅槃寂灭之大乐。(三)我,谓如来法身自在无碍,为远离有我、无我二妄执之大我。(四)净,谓如来法身离垢无染,湛然清净。[北本涅槃经卷三、卷七、卷二十三、佛性论卷二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