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种,是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了在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抵抗帝国主义干涉中保卫革命成果而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由政府付给一定货币,实际上和无偿征收没有区别,以
余粮收集制是苏俄时期的一个经济制度,实际上更接近于“粮食摊派制度”,后来被“粮食税”取代。该制度通过人为征收农民的口粮,导致了大规模饥荒,因为它剥削了农民的剩余价值。 余粮收集制 余粮收集制的定义与起源 余粮收集制,又称“粮食摊派制”或“摊派征粮制”,是苏联在军事共产主义时期(191...
首先是战争,由于长年累月的内战,导致俄国粮食严重减产。据统计,1920年全俄播种面积,只有1916年沙俄覆灭前夕的四分之一。其次是天灾,1921年的旱灾,导致粮食产量锐减。最重要的一点,自然是苏俄实行的余粮收集制。这一制度指的是,农民们除了口粮和种粮外,其余所有粮食,全部要上交。按道理说,农民手里有口粮和...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余粮收集制:1919 年 1 月 11 日,苏维埃政府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最初仅规定产粮省份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数量交售粮食和饲料,后来推广到所有的省份,并包括各种农产品。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工会派出征粮队收集农产品时,付给农民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少量工业品。由于通货膨胀,农民交出的产品几乎是无...
余粮收集制,名词解释:粮食日益短缺,1919年1月11日,苏维埃政权,颁布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国家...
【名词解释】余粮收集制(经济)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苏维埃政权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农产品收购制度。 是“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当时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地主富农的反抗,国内发生了严重的粮荒。1919年1月国家通过法令,规定农业生产者超过个人消费、种籽和饲料定额的全部余粮和饲料,由...
征收粮食税和余粮收集制是两种不同的政策,其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效果 征收粮食税:这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农民征收的一种税,其法律效果是农民需按照规定的税率交纳粮食税,交税后剩余的粮食归农民个人所有。 余粮收集制:这是前苏联在特定时期(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采取的一种措施,其法律效果是农...
余粮收集制 一、答案简述 余粮收集制是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的一种农业政策,要求农民将部分或全部剩余粮食上交给国家。二、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背景 余粮收集制是苏联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项农业政策,旨在控制粮食资源,确保国家的粮食供应。该政策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得到大力推行,作为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的一...
解析 A 正确答案:A解析:1919年1月1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最初仅规定产粮省份的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数量交售粮食和饲料,后来推广到所有的省份,包括各种农产品。 知识模块: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反馈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