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20日,位于南京三道高井十八号的《中国杂志(南京1931)》成立,余洒度任社长,当时的南京三道高井是戴笠培养特务骨干的地方,余洒度作为戴笠的十四个重要骨干之一,进入“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受训。1932年3月1日,国民党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力行社成立,余洒度成为力行社的一名重要成员,自此开始,余洒度...
在民主选举团长时,毛泽东的布局尽显智慧。他避开与余洒度正面冲突,提议由黄埔三期的陈浩接任。当余洒度负气离队时,连他亲手提拔的警卫员都没跟随——士兵委员会的成立,早已瓦解了旧式的人身依附关系。五、历史的选择:两条道路的迥异结局 1933年的南京雨花台,因贩毒被蒋介石下令处决的余洒度,在遗书中写道:“...
余洒度见伍中豪这架势,又知道自己理亏,便默不作声,部队也就此放弃攻打长沙,转而向罗霄山脉的井冈山进军。然而,军阀习气顽固的余洒度并没有丝毫收敛,时刻把“有枪就是草头王”的那套带入了部队中来。当秋收起义余部打算途径芦溪继续向前进发时,部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突然袭击,在战斗中,原本总指挥卢德...
1927年6月,余洒度被委以重任,担任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的中校团附,同时兼任第1营营长职务。该警卫团的主要成员主要源自叶挺独立团,由卢德铭担任团长,他与余洒度同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生。尽管卢德铭比余洒度年轻七岁,但他们在军校求学时期就已建立起牢固的革命情谊。1927年8月,随...
他是黄埔军校早期的风云人物,是秋收起义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脱党叛变后因贩毒被蒋介石下令处决,这个人就是黄埔军校二期生余洒度。 余洒度剧照 余洒度(1904-1934),谱名修瑞,号梅宣,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三眼桥人。父余家椿(1881年-?),字翰生,号永年,又号稳年,历任湖南司法司科员、宁...
说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秋收起义,特别是起义中那个非常出名的反面角色余洒度。余洒度是黄埔军校第二期的优秀学员,和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是同届同学。他在学校表现很积极,还加入了周恩来组建的血花剧社,成为社团里的核心人物。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组建了一支警卫团,由卢德铭担任团长...
秋收起义在湘赣边山响起枪声。余洒度和卢德铭带领警卫团奋勇冲锋,与敌军激烈交战。但敌我力量相差悬殊,起义最终未能成功。战斗中,团长卢德铭英勇牺牲,给部队带来沉重打击。紧急关头,余洒度勇敢站出,接任部队指挥。他镇定自若,安抚人心,指挥部队有序退却,减少了更大损失。在秋收起义中,余洒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秋收起义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事,余洒度下属的邱国轩团部叛变投敌,使得部队被内外夹击受损惨重。邱国轩终究是土匪秉性难改,余洒度没有对他进行思想改造,最终导致了这样的意外。毛伟人再次召开会议,他认为部队人数不充裕,贸然向大城市进军只是以卵击石,还不如保住这股有生力量痛打敌人薄弱处,谋求最大化效益。
1925年2月1日,由共产党员蒋先云、李之龙等人倡导建立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广州大学正式成立,余洒度又成为该会的骨干成员。该联合会以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进步的青年军人为主体,主要活动之一便是与国民党右派孙文主义学会的斗争。“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解散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同时对血花...
秋收起义的仅有一个师,下辖4个团。军事总指挥是卢德铭,师长是余洒度。二人都毕业于黄埔二期。卢德铭在行进中遭到国民党军的突然袭击,仓促应战为指挥部队掩护主力安全转移而牺牲。下辖的4个团长2个叛变,一个失踪,一个脱逃。那么师长余洒度呢?余洒度 余洒度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1924年考入黄埔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