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我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他年逾九旬还深入麦田一线,将毕生精力都留给麦田,把科研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他就是中国现代小麦栽培技术的奠基人、小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余松烈在考察小麦穗粒情况图源:老科学家学术成...
余松烈曾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等职,也曾获奖无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齐鲁时代楷模”等等,但他从不拿专家架子,一生以老农民自居,立下“农田三不原则”,在农田中,开到脚...
余松烈 余松烈,中共党员,1921年3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农学家、教育家。从事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和推广教学工作,为我国冬小麦亩产量和总产量增长做出卓越贡献。只有当人民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最终把科学知识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造福...
2010 - 张锋,余松烈,王建华 - 《核农学报》 - 被引量: 1 收藏相关文章 白首乌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2010 - 张锋,余松烈,王建华 - 《核农学报》 - 被引量: 2 收藏相关文章 白首乌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2010 - 张锋,余松烈,王建华 - 《核农学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高产冬小麦...
余松烈院士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余松烈一生从事作物栽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普及,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
山农大教授余松烈被追授“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举行,省委宣传部追授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曹鸿铭,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出席发布仪式。 <详细>...
2006年5月24日,余松烈(左三)带领学生考察小麦试验田。图为余松烈与农民、学生们在一起。 90岁那年,余松烈已经步履蹒跚,不过当人们和他讨论起小麦,他的精神立马抖擞起来,脸上浮现着兴奋的神色。从那一年起,在生命中的最后6年,这位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把仅存的精力留给了麦田,直到生命的最后。
余松烈(1921—2016),浙江省慈溪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作物栽培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生从事小麦高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先后两次刷新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 讲述科学家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 余松烈虽然是大学教授,但他一生坚持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为我国小麦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大众网济南9月6日讯2016年4月20日,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因病逝世,走完了他96岁的人生路程。 余松烈一生从事作物栽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和普及。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我国小麦总产、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