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家将历史原型其实就是历史上的折家将,与杨家将齐名,也是名将辈出,但在演义小说当中则没有那么出名,只是依附于杨家将,杨家将中的金刀令公杨业杨无敌的夫人佘老太君就是出自佘家将,而且历史上佘太君真有其人,她出自折家将第三代。 从五代末至南宋初,折家将几代为将,镇守府州,先后出了四位节度使、十三位世...
2020年8月,袁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从1630年到至今,佘氏家族守袁墓整整390年。可是问题来了,佘幼芝走了,袁墓谁来守护? 后来,她的堂兄一家明确表示,在袁崇焕的忌日、清明节和重大活动的时候都会去祭扫,但他们不再通过守墓继承。佘幼芝的女儿在几年前就告诉母亲,她做不到像母亲...
就这样,年复一年,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动,朝代更迭,风云变幻,天翻地覆。但是佘家后人,仿佛屏蔽了外界一切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守护在这清冷的祠堂中,一直到2020年。从1930年起,一共经历了390年的时间,佘姓家族也已经经历了十七代。当现代的人们注意到了这个世代守墓的家族后,人们也很震惊。在当时...
佘幼芝认为,祖先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对袁将军尽忠,几代人的信念不能在自己这丢弃,390年的坚持更不能就此放弃。丈夫看到如此执拗的妻子,只能选择妥协。 经过佘幼芝四处奔走,袁崇焕的祠堂被誉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佘幼芝有意让儿子焦平去纪念馆工作,然而不幸的是儿子28岁就因车祸早逝了。佘幼芝悲痛过后,就在祠堂内...
自此之后佘家人在这个小院里为袁崇焕守墓390年,直到2020年,佘幼芝因病辞世,袁崇焕墓便由国家接手进行维护管理。最后一个守墓人佘幼芝,因为守墓的问题,跟丈夫吵吵闹闹过了几十年。因为佘幼芝的四处奔走,袁崇焕的墓地,在1984年的时候,被国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8月,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
其一、我死后将我埋葬于大将军一旁 其二、佘家人要永远为大将军守墓 其三、佘家人切忌为官,但要多读书 自此,佘家人一直给大将军守墓,一守就是300多年。后来佘家后院成了广东义园,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了这里。直到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有一次看书读到袁崇焕事迹时心有感慨,在乾隆的心里,虽然他曾于我朝为敌...
李敖曾经在书中说过,黑衣人收的是尸骨。而守墓的佘家后人则表示取得是人头。收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收尸骨的人又是谁。经过了解,收尸义士姓佘,曾经在袁崇焕手底下当差。袁崇焕死后,该义士深知袁崇焕不是那样的人,于是偷了尸骨,把袁崇焕安葬。这位义士临死时曾留下遗训:其一、我死后将我埋葬于大将军一...
这时候,佘家人已经看守袁崇焕墓300多年了,传到了第17代佘宝林身上,即佘幼芝的堂兄。当晚佘幼芝刚刚生完女儿没多久,身体还发着烧,听到后院墓地被扒开的消息后,急忙与丈夫从医院出来,跑去过看,结果发现自家世代守护的墓居然被人刨了,瞬间放声大哭。佘家祖祖辈辈一直在延续着向长辈问安的传统,就是在墓碑...
袁崇焕死后,有一佘姓士从,不忍将军尸骨暴之荒野,深夜背回骨架埋于后院,并给后人留下三条遗训:自己死后可埋于袁大将军一侧,与大将军永远相伴;袁大将军为国家而无后代,佘家人一定要世代相传为大将军守墓,不准回广东故里;佘家后人永远不许为官但必须读书,读书可知史,可明礼。改朝换代后,新中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