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著作中,何怀硕系统论述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八位大家的艺术生平、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及影响。至于为何选择这八位大家,何怀硕提出了自己的选择标准:一、艺术成就的高度;二、具有开创性;三、对画...
何怀硕《白屋》,1964年,纸本水墨设色,71×79cm何怀硕的文章、绘画如此深地引起大陆几代画家、学人,长者如李可染、叶浅予等,平交如周思聪、郎绍君、邵大箴等,还有我们这拨无名后生的注意,回想起来,应该是不同的语境和开阔的视野,他身兼画家与知识人兼济天下的担当和勇气,“外警西化的狂潮,内警沉酣之迷梦...
何怀硕,这位台湾的著名画家,以其极简风格闻名。他的作品曾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怀硕三论”中展示,虽然豆瓣上的阅读人数不多,但他的艺术成就却不容小觑。这本《心象造境》是何怀硕的艺术评传,虽然出版近一年,但在豆瓣上的阅读数还不够显示评分,可见大陆读者对他还不够了解。何怀硕出生于1941年的广东潮安,1956年...
画家何怀硕曾评价傅抱石的作品时说:“傅抱石的画作,显示了有如音乐的特性——旋律与节奏之美超越了概念的清晰与描绘的拘泥,正是那些含糊的、不可名状的笔墨形式随着心灵律动的起伏飞跃而出现,才更深入、生动的表现了对象的丰富、复杂与微妙。”在探讨画家何怀硕对傅抱石作品的深刻评价时,我们不得不深入艺术的...
何怀硕赶上一个尾声,他参加过现代水墨画会的活动我们知道,正好在30年前,台湾曾发生过一场波及小说、诗歌、美术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台湾的现代主义绘画运动同样也是西方式的现代,主张横的移植,突破传统,强调知性(主观)和绘画的纯粹性、世界性,等等这场运动,对于当时以反八股为主的“战斗文艺”和中国画界停、保守、...
何怀硕说:“模仿与创造似乎是矛盾,但是正确的运用、发挥模仿的功用,模仿便成为创造的媒介与创造的起因。”潘天寿《浅绛山水图》中国画面对前人的作品临摹,西洋画则面对自然物象临摹,这都是入门学习的方法之一。何怀硕以潘天寿“背临八大”画作进行分析:“八大原画圆润、浑穆,用笔如行草。潘天寿这一幅凝练、矫健,...
何怀硕|汉字繁简统合之钥:从书法史着眼,补上手写课 汉字繁简分歧,近七十年在中国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等延续至今。七十多岁的中国台湾地区知名学者、书画家何怀硕数十间一直对此有着思考。近期,他从书法史着眼,结合汉字目识与手写殊途的事实,试图寻找统合七十年繁简分歧之“钥”。他在发给“澎湃新闻·艺术评论”...
2007 - 何怀硕 -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24 收藏相关文章 时作惊人语(三) 2007 - 何怀硕 -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策展人"是什么? 2006 - 何怀硕 -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15 收藏相关文章 西方霸权下中国艺术的慎思 2005 - 何怀硕 -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2 收藏...
何怀硕 多年来我总想比较详细说说这本书写作的因缘,现在有机会增订出新版,正是时候,容我回忆当年。 我在广东乡下出生,自小喜爱画画、读书。初中毕业相信男儿志在四方,立志到外面去见识世界,以免为乡曲之见所蔽。竟有机会到武昌去念师院美术系附中。果然大开眼界。清末到二十世纪的画家中,我最心仪的大师已然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