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光:现在我只是在白天抄写一些经典,在睡觉的时候背诵一些经典,一般不再看书了。我最后的枕边书有三本,一本是《五灯会元》,一本是《泰戈尔诗文集》,一本是《辛弃疾全集》,都是可以在睡觉之前读一两则的。 中华读书报:还有一个老问题,如果能让您见到三位古人,会是...
事情是在乡场上发生的,那么当然,找他这个支书也行,找乡场上的宋书记也行,裁决一回是应该的;但所有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明白,曹支书是偏袒罗二娘这一方的。别看这位年纪和冯幺爸不相上下的支书,也是一副庄稼人模样,穿着对襟衣裳,包着一圈白布帕,他呀,板眼深沉得很!——利花屯就这么一条一眼就能望穿的...
这地方叫落溪坪,有三十来户人家。略略地离开那连在一起的林子和人家,在石板路拐弯的地方,有一间矮小的、显得有些孤单的瓦房。它带着一个没有遮拦的、用来堆放柴草的棚子,一块很小的土坝,几畦菜地,几株桃李和一株枇杷。这是刘三老汉的房子。许多年来,他就一个人住在这里。刘三老汉七十多岁,脸、脖颈...
散文丨何士光:秋光里,河岸上 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获奖作品:秋光里,河岸上 ——文学与道的随想 文/何士光 秋天的阳光,宽阔、明亮,又淡淡地忧伤,这句话是高尔基用来说契诃夫的。秋天又来临了,记得早些年,我从这南明河边走过的时候,在无边的秋光里,曾经看见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带着一把雨伞,独自地坐...
何士光:一九四二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一九六四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后为乡村中学教师。一九八二年到贵州省作家协会工作。曾发表和出版过小说和散文多种,结集为《何士光小说散文集》,其中《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和《远行》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乡场上》和《喜悦》等有英、俄、法等译文。后长期从事...
6月9日上午,都市新闻记者浏览全国考卷(三),也就是贵州考生所做的试卷时,竟然发现语文卷的一个阅读题,所用材料竟然来自贵州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何士光小说《到梨花屯去》的选段,而且分值颇高,15分。 看到此消息,记者采访了作者何士光,听他分享该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对于此次入选高考考题的看法。 何士光 符合我的...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全国语文卷(Ⅲ)的一个阅读题,所用材料来自贵大校友何士光的小说《到梨花屯去》的选段,而且分值颇高,15分。就让溪溪带你一起去看看吧! 何士光,贵州贵阳人,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贵州作协原主席、著名作家。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曾任琊川中学教师。 作家:...
《乡场上》是何士光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1980年8月号《人民文学》。小说讲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偏远山区梨花屯的乡场上,食品供销站罗会计的女人与民办教师任老大家的女人发生争执,庄稼人冯幺爸被叫来作证,从来都对以罗家为代表的乡场上层人物低声下气的他经过激烈思想斗争,毅然说出事实真相,为受欺侮的...
何士光,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坛巨匠,出生于中国贵州的贵阳。他的生命历程与文学事业紧密相连,1942年,他在这个多彩的省份降生,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1964年,何士光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从教于琊川中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