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从度众生上讲,三轮是我、他、还有度化这件事情,体空:度人不为名利,无我无私,在做的时候没有我是,我能,我慢,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去做,就是三轮体空。 ②、从根尘识上讲三轮是眼(根)看到物质(色尘)落入受,打结产生(识)迎拒,三轮体空是说在六根接触六尘的当下,保持触灭,不迎不拒,保持一种空触,...
总的来说,“三轮体空”是佛教中关于布施的一种重要理念,它要求人们在布施时要摆脱对三轮的执着和贪欲心态,从而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和慈悲。
三轮体空是一种行为。主要是针对一些学佛者对放生和其他对佛道修供养的行为做出一种自我观照的修法! 用放生举个例子,今天要出去和同修(个人或者寺院)去放生,然后放生做完以后要全部忘记。但是很多人会卡在我执的思维当中。 比如:第一:今天我去放生了这件事;第二:我放的什么?第三:我放的鱼。这三件事全部忘掉...
三轮体空,又称三事皆空、三轮清净,指学佛修行布施的时候,知道满怀爱心,奉献自己是修行的一种,修行诸功德中,布施第一。布施是对治自己的贪心,在修行过程中,是通过布施的方法,去除自己的贪心,并且通过布施的行为,深入观察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心,不受贪欲的覆盖,还得清净,也透过布施的外相,深入内心,...
要是有这个心,就不是三轮体空,就不是功德。无所求的、清净的境界,就是佛门讲的“三轮体空”。 《金刚经》讲,菩萨离四相,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就是三轮体空的一个解释。 我们做不到,怎么办?学!比如,这个人很需要我帮助,我去帮助他的时候我尽心尽力把这个事情做好、做圆满,圆满...
真正体空的人,找不到一个能“优越”的本体。真正析空的人,也不会受到“大小”“高下”的影响。《蛇喻经》的比喻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被“优越感”束缚着学习佛法应对烦恼,就好像用不正确的方法抓蛇,从世俗的争强好胜,寻求出人头地,转移到佛法中找寻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又有什么意义?结果只能是在世俗中烦恼...
三轮体空是指一个人的身体、情感和思维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状态。身体层面:三轮体空表明一个人的身体状态良好,即身体健康且充满活力。这意味着身体没有明显的疾病或不适,并且具备足够的体能和耐力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和挑战。情感层面:三轮体空表示个体情感上的平衡和稳定。这包括情绪的稳定、积极...
菩萨修六度,必须三轮体空,能所俱遣,方名波罗蜜,否则只能名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将来不过得人天有漏福报,不能到涅槃的彼岸。 山东省新泰市汶南北村念佛堂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085 中国 山东 温馨提示:《汶南北村念佛堂公众...
三轮体空指布施时之应有态度。又称三事皆空、三轮清净。指布施时住于空观,不执着施空、受空及施物空三轮。1、施空︰指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实在的能施之我,布施时便无希求福报之心。2、受空︰指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故对受者不起慢心。3、施物空︰指达资财珍宝一切所施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