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温科学技术的起源 低温科学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对物质在极低温下的行为进行研究。英国物理学家Faraday是最早对低温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实验室中使用液氮进行冷却,观察到了一系列有趣的现象,如液态氮的沸腾、液态氮与物质的接触引起的冷却效应等。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
为聚焦低温科学与技术重点领域发展,向该领域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前沿知识和关键核心技术培训,创造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前沿探索,全面提升学员理论与实践水平,“低温科学与技术精品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于12月4日至7日在北京市昌平区举办。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人...
“这个长28m,直径4.2m的设施就是刚刚通过验收的18kw冷箱”,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少刚介绍,这个液氦温区18kW超大型低温制冷系统,是目前全国最大低温制冷设备,可以称之为“低温科学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为国家未来经济的液化储运提供了最核心的装备支撑,是国之重器。市民在展台前了解低温知识。在压缩机...
低温与科学技术 冷冻方法可以长期保存食物,城市需要冷库,家庭拥有冰箱,空调设备使人们在炎热夏天变得舒适……对大多数人已不陌生,这些都属于普冷技术范畴。低温技术是指温度低于零下150度的领域。由于低温与科学研究和许多高新技术相关,下面分别叙述。 科学研究
生命由细胞组成,细胞再由分子、原子组成,这些分子、原子的运动也就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基础。而这些微观粒子的运动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温度降至一定温度下,这些粒子运动会逐渐减慢甚至停止(这一温度称为“绝对零度”,也是原子所能达到的低温极限),与之相对,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也会随之减缓,这便是低温科学的理论起点。
先前,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亦表明:与处于适温环境的实验对象相比,高温环境下的生物体存活率低出40%以上。2、长寿之钥:低温激活FOXO基因 科学家深入探究低温延寿背后的机制,揭示长寿蛋白FOXO扮演核心角色。实验表明,低温显著激发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FOXO基因,进而延长其生命期限。FOXO基因,被公认为长寿的关键因子,《...
不过上面所讲的每日科学家创造出来的比绝对零度高出10亿分之一℃的极端低温还并非人类创造出来的最低温度,因为在去年9月份,权威物理学周刊《物理评论快报》杂志刊文称有三所德国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在实验室中创造了比绝对零度只高出了38万亿分之一摄氏度的低温,这才是人类迄今为止创造出来的最冷温度。那么研究者们...
为何高温没有限度,而低温却恒定在-273.15℃?科学家揭秘真相 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温度的体现,一种是化合物的燃烧,还有一种是物理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比如太阳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核聚变反应,这种反应就能被称之为物理反应。显而易见,太阳剧烈的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是远远超过了化合物的燃烧的,因此太阳的温度极其得...
真空低温烹调是一种精确的烹饪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食材被密封在食品级塑料袋中并浸入水浴中。通过设定水温来确保食物在一个非常具体且均匀的温度下烹饪,通常远低于沸点。对于蔬菜来说,这意味着可以在65°C至85°C的范围内精确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敏感营养素的损失。通过这种方法,比如胡萝卜、土豆和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