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在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最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靠他...
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伯夷叔齐者,以贞不阿为德,食不厌精,居不惮深。夷自少好学,才艺过人。齐亦有美名,而志节不凡。相与为友,志同道合。及其长也,闻诸侯推贤,乃俱往试。得行,施及其亲,不行,归,曰“不好学习,有蔽也。” 其後,伯鱼在虢食,为虢公饮酒。醉而遇害,人谓子胥,子胥自杀。於...
1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而在写到范蠡之时,更能感受到太史公对其完美一生的倾慕之情… 说“伯夷叔齐列传”是读懂《史记》的钥匙,可能应有一部分原因正在于以上两点吧… 乱七八糟写了这么多… 至此。止。只望能抛砖引玉。 |文:起叔 |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即删101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打算立叔齐为太子,孤竹君死后,叔齐要把王位禅让给哥哥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要弟弟承袭王位。”接着伯夷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王位,也逃走了。 首都居民于是拥护孤竹君的第三个儿子,做了君主。 后来,伯夷叔齐又听说,西伯侯姬昌擅长招纳贤士,于是二人打算去投奔...
这一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位列《史记》列传之首。人物是:父亲亚微,墨胎氏,名初,字子朝,孤竹国的第八任国君。长子:伯夷,墨胎氏,名允,商末孤竹国人,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次子:亚凭,墨胎氏,名冯,伯夷之弟,叔齐之兄,孤竹国的第九任国君。三子:叔齐,子姓,墨胎氏,名致,字公达,孤竹君(八...
伯夷叔齐列传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
1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