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题为《伤温德彝》,中心在一个伤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将官温德彝有功而未得封侯一事,借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命运作比,对唐代统治阶级的赏罚不明,埋没有人才,进行了大胆的讽刺。诗人先濡毫大书边将温德彝的卓著功勋: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古代泛称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为戎,戎虏乃对其蔑称。史载...
唐代-温庭筠《伤温德彝》原文、翻译及注释 题记: 此诗是为感叹温德彝的有功无赏而作的。温德彝于大和四年(830年)任河中都将,从诸道兵出征蛮戎,返途又从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温造平息兴元军叛乱。此诗疑作于此时。 原文: 伤温德彝 唐代-温庭筠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
《伤温德彝》赏析 这首诗题为《伤温德彝》,中心在一个“伤”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将官温德彝有功而未得封侯一事,借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命运作比,对唐代统治阶级的赏罚不明,埋没有人才,进行了大胆的讽刺。 诗人先濡毫大书边将温德彝的卓著功勋:“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古代泛称中国西部的少数民...
伤温德彝⑴ 昔年戎虏犯榆关⑵,一败龙城匹马还⑶。 侯印不闻封李广⑷,他人丘垄似天山⑸。 【注释】 ⑴温德彝:唐文宗时大将,曾任河中都将、天德军使等职。 ⑵戎虏:指武装的外族侵略者。榆关:古代有两处,一在今河南中牟县南,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之山海关。此处借代边塞重镇。 ⑶败:一本作“破”。龙城:在今...
李广有这么大的功劳,但没有得到应得的封爵;而那些无德无才的人,不但被封侯,而且死后还给建立了高大的坟墓。 这首诗题为《伤温德彝》,中心在一个“伤”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将官温德彝有功而未得封侯一事,借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命运作比,对唐代统治阶级的赏罚不明,埋没有人才,进行了大胆的讽刺。
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伤温德彝①温庭筠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注】①温德彝:唐文宗时大将,曾任河中
此诗是为感叹温德彝的有功无赏而作的。温德彝于大和四年(830年)任河中都将,从诸道兵出征蛮戎,返途又从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温造平息兴元军叛乱。此诗疑作于此时。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25-626 赏析 这首诗题为《伤温德彝》,中心在一个“伤”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将官...
这首诗题为《伤温德彝》,中心在一个“伤”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将官温德彝有功而未得封侯一事,借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命运作比,对唐代统治阶级的赏罚不明,埋没有人才,进行了大胆的讽刺。 诗人先濡毫大书边将温德彝的卓著功勋:“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古代泛称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为戎,戎虏乃对其...
今天,我要带你走进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伤温德彝》,感受那未封侯的悲歌。《伤温德彝》是温庭筠的一首怀古之作,全诗透露出对英雄埋没的深深惋惜。首联描绘了温德彝的英勇与战功,其形象跃然纸上。而颔联则用李广的典故,折射出温德彝的遭遇,令人扼腕。这首诗不仅是对温德彝的哀悼,更是对所有被埋没英雄的悲歌。它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