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慨叹国事的悲愤诗。写于北宋建炎年间,当时诗人逃难至湖南邵阳。首联叹惜朝廷无平戎之策,致使金兵不断南侵。国势日衰。颔联举汴京沦陷、飞龙入海两件典型事例,说明投降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既痛心疾首,也隐含讽刺。颈联紧扣诗题写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回的悲痛心情,感人肺腑。尾...
关于伤春的诗词有《青门柳》,《三月晦日偶题》,《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望江南·三月暮》,《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一剪梅·舟过吴江》,《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满江红·点火樱桃》,等
8.晏几道《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耳熟之句: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与欧阳修“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睛之笔:恼乱层波横—寸...
1、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白居易《伤春词》 2、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杨万里《伤春》 3、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陆游《豆叶黄》 4、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
1、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译文:呵,我这颗心不再与春花一同萌发;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烟灰。2、诗句: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
这首词是一首伤春思念佳人之作,到了暮春,徒增了继续伤春的忧愁,柳树茂密,妨碍了蜘蛛们游丝横渡。 【唐】杨凌《失题诗句》:“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此写桃李花落尽、枝上无花朵的暮春之景。“春风寂寞”的拟人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明写春风,实写诗人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惜春之情与伤春...
伤春古诗词 1、《青门柳》唐代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如梦令·春景》宋代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3、《浣溪沙》宋代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
这是一首伤春,实质上却在感伤时势,表现出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全篇雄浑沉郁,忧愤深广,跌宕起伏,深得杜诗同类题材的神韵。首联“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二句,上句是因,下句是果。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直叙国事的危急。上句“庙堂无策可平戎”,是说朝廷对于金兵的侵略不能也不敢抵抗,下句“坐...
1、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宋·欧阳修《踏莎行》。 平芜,平野。前句写景,描写原野茫茫、无边无际、春山隐隐、似见非见的景象。后句承前写景而议论:远行之人比望不见的隐隐春山还要遥远。如此前后结合,便将远行人离乡的悲苦之情与闺中人望之不即的痛苦之情都一笔写尽矣。 2、春色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