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兼,扶正祛邪:这个我在临床上也有体会,很少有纯虚纯实证,虚实夹杂,正虚生邪,邪盛伤正,治疗虚实相兼,扶正袪邪,注意比重问题。肾为根本,五脏同治:《伤寒论》重视扶阳,尤其注重扶肾阳,肾为元阳,通过补肾达到五脏同治,这是它的特点。 二、糖尿病肾病辨治要点...
六味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即“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方药组成有:柴胡...
《伤寒论》不寐类病证论治发微 《伤寒论》不寐类病证论治发微 《伤寒论》作为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其关于不寐的论述散见于六经病篇,张仲景将失眠纳入外感病传变过程中整体考察,揭示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脏腑虚实等病机本质。太阳病篇中“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的栀子豉汤证,体现热扰胸膈致神不安舍的病机特点...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一张经典方剂,其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 夏、生姜六味药物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调节人体气机的功效。本次演示将对 方证发微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应用小柴胡汤。 方证辨证是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 ...
本书设“原文”“发微”“医案医话选”三个栏目。原文篇保留原文顺序,让读者体会仲景设置诸条文之深意。发微篇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熔冶了寒温两派的相关学说。此外,大量引用近代、当代的临床实际经验,用以验证、阐明过去认为难以理解或有歧义的某些证候;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研究及与日本汉方医观点的对比,对一些方药的基...
伤寒论释义 伤寒论释义 伤寒论简明释义 伤寒论类方(清)徐灵胎 伤寒论临证发微柯雪帆 格式:PDF 页数:3 上传日期:2014-01-25 22:12:34 浏览次数:257 未提供下载 0%还剩2 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此文档由 5s5oz311 分享于 2014-01-25 请拖动滑块继续阅读 不看了,直接下载 ...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伤寒论》原文二维码 医学 中医本书设“原文”“发微”“医案医话选”三个栏目。原文篇保留原文顺序,让读者体会仲景设置诸条文之深意。发微篇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熔冶了寒温两派的相关学说。此外,大量引用近代、当代的临床实际经验,用以验证、阐明过去认为难以理解或有歧义的某些证候;结合...
(一)论大青龙汤证条文原为温病论治 细思此节之文(原文第39条),知所言之证原系温病,而节首冠以伤寒二字者,因中风、温病在本书(指《伤寒论》)之定例,均可名为伤寒也……由此观之,是此节原为治温病者说法,欲其急清燥热以存真阴为先务也。至愚用此方治温病时,恒以薄荷代方中桂枝,尤为稳妥。(《医学衷...
从两部著作 的原 文入手 ,将 《伤寒论》血 热证与《温热论》营血 分证对 举 ,发现 两者 病理 基 础相同 ,临床表 现相似 ,治疗 时 皆擅清 热、化瘀 ,实有 相像 之处 。两者 的不 同在 于:《伤寒论》血 热证 最初 所 受邪 气为 寒邪 ,《温 热论》营血分证 多是 感受 温热类邪 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