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诠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手机扫码读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伤寒论今释选 《伤寒论今释选》是陆渊雷原著的一本伤寒金匮类著作。内容简介 陆氏著《伤寒论今释》,意在“取古书之事实,释之以科学理论”。书中引中日古今医家近百家之言,尤重柯琴、吴谦诸说,于《伤寒论》阐释自成一家言。是编选择其要,别为一册。版本信息 现存铅印本,藏于天津中医学院图书馆。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诠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目录(138章)倒序 ...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诠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
伤寒论今释第六条 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是2020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诠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伤寒论今释补正 《伤寒论今释补正》是陆渊雷撰写的一本伤寒金匮类中医文献,成书于1930年。内容简介 刊载有关《伤寒论今释》中学术问题的信件三封,分别就太阳病病理、方药的现代药理知识及肠伤寒的中医药治疗等问题进行论述。陆氏加按语,进行答复阐述,以作补正。版本信息 现有民国铅印本。
伤寒论今释第七条 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今释:“发热恶寒”,多为阳性病,是机体抗力还能抵抗疾病的时期,这叫作“发于阳”;“无热恶寒”,多为阴性病,是心脏衰弱,体温低落的时期,这叫作“发于阴”。“七日愈”“六日...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由陆渊雷(1894—1955)编写,初刊于1931年,后于1940年修订。本书为陆氏在医校讲授《伤寒论》时的讲义,因其用古人之法,释以今日之理,故取名“今释”。书中摒弃了以往注家遵汉唐义疏、以经解经的传统模式,大量采用了日本汉方医学论述,广征博引,并以临床事实为依据,参以近代西医学与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