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经注 (清)程知编注 著 更新时间:2019-12-26 11:47:45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校注后记 医学 中医全书共十三卷,为《伤寒论》原文的注释读本。作者打破了《伤寒论》原文顺序,按六经病证的内容,将原文归类为太阳辨证、太阳汗后、太阳误攻、阳明攻下、阳明表散、少阳证治、少阴温散、少阴清解...
《伤寒经注》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程知(扶生)。《伤寒经注》,13卷。清代程知(扶生)编注于康熙七年(1669)。卷首立叙说,评历代诸家研究《伤寒论》之得失。次立王叔和《伤寒例》,作者反对注家对王叔和之《伤寒例》妄加否定,将其列于书中待读者评判。认为方有执、喻昌分太阳病为风...
《伤寒经注》是201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6):伤寒经注》由清代名医程知编注,为《伤寒论》原文的注释读本。作者打破了《伤寒论》原文顺序,按六经病证的内容,将原文归类为太阳辨证、太阳汗后、太阳误攻、阳明攻下、阳明表散、少阳证洽、太阴证治、少阴温散...
作者打破了《伤寒论》原文顺序,按六经病证的内容,将原文归类为太阳辨证、太阳汗后、太阳误攻、阳明攻下、阳明表散、少阳证治、少阴温散、少阴清解、厥阴证治等篇章,同时也保留了伤寒例、辨脉法、平脉法及“可不可”的内容,补入了《金匮》部分内容。 译者:张再良 杨文喆校注 上架时间:2016-11-01 00:00:00...
伤寒经注自叙[1] 黄帝之经,备脏腑阴阳之理,而药治弗载;神农之经,具草木金石之治,而方法未详。求其按经络,分表里,当温凉寒热之宜,尽攻补和解之妙,别先后缓急之序以立法,配君臣佐使之用以成方,则张子仲景《伤寒论》与神农黄帝二经鼎立天地而不可缺一者也。顾其为书,义例繁多,意旨精深,仓卒之间,难于...
伤寒经注 (清)程知编注 医学·中医·0字 完本| 更新时间 全书共十三卷,为《伤寒论》原文的注释读本。作者打破了《伤寒论》原文顺序,按六经病证的内容,将原文归类为太阳辨证、太阳汗后、太阳误攻、阳明攻下、阳明表散、少阳证治、少阴温散、少阴清解、厥阴证治等篇章,同时也保留了伤寒例、辨脉法、平脉...
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伤寒经注》,作者:(清)程知 编注,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最新《伤寒经注》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伤寒经注》,就上当当网。
伤寒经注 程知编注 加入书架开始阅读 全书共十三卷,为《伤寒论》原文的注释读本。作者打破了《伤寒论》原文顺序,按六经病证的内容,将原文归类为太阳辨证、太阳汗后、太阳误攻、阳明攻下、阳明表散、少阳证治、少阴温散、少阴清解、厥阴证治等篇章,同时也保留了伤寒例、辨脉法、平脉法及“可不可”的内容,补...
1) 经证,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是也。2) 伤风桂枝汤。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兼自汗恶风者。3) 伤寒麻黄汤。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兼无汗者。4) 伤风寒大青龙汤。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兼壮热烦躁脉浮紧者。5) 腑证者五苓散。口渴而小便不利者。6) 蓄尿五苓倍桂。小腹作满。7) 蓄热五苓去桂加滑石。小腹不满...
《伤寒论》经方类方研究的实质是医学研究的实证化,即尊重前人的临床经验与事实,强调中医学的实践性。这种思想,对于促进中医学中临床实验医学的发展,提高中医学的临床疗效,有积极的意义。明末清初,我国学术界对空疏浮泛的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省,“经世致用”的实学之风兴起,在这种学风的影响下,中医学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