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健康之路]中医流派传奇(一) 伤寒派的传承 选集 更多 《健康之路》 20241001 趣说生肖药 1 《健康之路》 20240930 心梗的魔鬼时刻(下) 《健康之路》 20240929 心梗的魔鬼时刻(上) 《健康之路》 20240928 旅行避险指南 4 《健康之路》 20240927 旅行避险指南 3 ...
明清时期,对于伤寒的研究出现了多个流派。在理论上,就原文编次问题,有以方有执为首的错简派和以张志聪、陈修园等为代表的维护旧论派;在六经实质问题上,有认为是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等多种见解;在临床上,有以柯韵伯、徐大椿等为代表的以方类证派,有以尤在泾为代表的按法类证派等。喻昌、张璐、程应旄、周扬...
伤寒派是中医的一个流派,以研究和治疗伤寒病(外感热病的一种)为主要特色。伤寒派的理论基础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该书是中医临床经典之一。伤寒派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外感热病的六经辨证,将外感热病的发展过程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症状和脉象进行辨证施...
1、伤寒派 伤寒派因张仲景的《伤寒论》而问世。伤寒派是问世最早的流派。张仲景介绍的辨证方法是六经辨证。 其中还有明显的药证辨证和方证辨证,以及体质辨证的例子。张仲景的伤寒论对于中医的兴旺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许多历史上的名医都承认他们的医术之提高极大程度上得益于...
估计绝大多数人没读过温病条辨,或是温病派的讲座也都没听过。更不可能用温病派的辩证方法给人看过病,这是肯定的了。其实温病派的出现,意味着中医的发展以及进入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了,它是站在伤寒的肩膀上继续攀登中医理论的巅峰而形成的学术体系,温病派可不是否定伤寒的学派,而是在伤寒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拓展和...
在通俗伤寒派中最值得推祟和研究的,是著名的《通俗伤寒论》的作者俞根初。 在通俗伤寒派中最值得推祟和研究的,是著名的《通俗伤寒论》的作者俞根初。 俞根初,清代乾嘉年间绍兴名医,人称俞三先生,擅伤寒专科,日诊百数十人,一时大名鼎鼎少妇孺咸知。其学本于仲景,参朱肱、方中行、陶节庵、吴又可、张景岳诸家,...
伤寒派 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自从汉代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加以注释、发挥者颇多。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明清以来,温病学说逐渐兴起并形成独立的学术派别。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学术争鸣推动了伤寒学的发展。对外感热病尊张仲景伤寒学说的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伤寒派。
伤寒派的“武功秘籍”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框架,是由宋代名医朱肱在总结张仲景治病方法时提出来的。现代中医的辩证论治就来源于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将外感病分成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大类,同时分表、里、半表半里。外邪入侵肌表为表证太阳病,外邪进入内里为里证阳明病,外邪介...
通俗伤寒派的早期代表人物朱肱 北宋时代,由于印刷术的进步和国家对医药的重视,沉秘民间多年的《伤寒论》得到校订和刊行,“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这部东汉著名伤寒家的名著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一时间所习者甚众,涌现了一批著名的伤寒家,如庞安时、朱肱、韩祗和、许叔微...,其中任朝廷医学博士和奉议郎的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