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口疮,中医:伤寒口疮的功效与作用,伤寒口疮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病名。系指患“伤寒”而发生的口疮。《诸病源候论》卷七:“夫伤寒,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以其表里俱虚热,热不已,毒气熏于上焦
若祛邪而伤正,则仲景之不为也。祛邪而不伤正,是《伤寒论》通篇的精神。治病的根本要保存正气,若不保存正气则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学《伤寒论》,就要学它的思想以提高我们的认识。以上三条在临床很有意义,阴虚或阳虚均不可发汗,这是...
治疗口疮不得不说的四逆散 四逆散,出自于《伤寒论》第318条,原文是:“少阴病,四逆,其人或颏、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而四逆散的组方记忆也颇具趣味“只烧干柴”(枳实 、芍药、甘草、柴胡),仅仅四味药。 我们不禁会问,四逆散,只是简单单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四味药...
杨斌讲伤寒,上火长口疮,口腔溃疡老不好,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是在优酷播出的生活高清视频,于2021-01-30 17:37:37上线。视频内容简介:杨斌讲伤寒,上火长口疮,口腔溃疡老不好,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黄芩饮子的主要作用是治疗伤寒、心肺烦热和口疮烂痛等疾病。在临床上,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发热、头痛、口苦、口干等症状。 在制备黄芩饮子时,首先将药材细锉,然后和匀。每次服用1两,用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温含冷吐,每日3次。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乌梅丸在《伤寒论》中为胃热肠寒,蛔动不安而设。 乌梅丸是治厥阴病的主方,寒热并用,是治久利的不二选择。 厥阴主方乌梅丸,治疗口疮,却是从蛔动论治。 口疮的发病,多因火热、虚寒、情志不舒所致,《诸病源侯论》中说:“……三虫者……居胴肠间,多则为痔,极则为癞,……若上唇生疮,是虫食五脏,若下唇...
升麻炙甘草各一两竹叶五分麦门冬三分(去心)牡丹一分干枣二十枚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五服。含稍稍咽之为度。忌海藻、松菜、胡荽等。
口疮的发病机理:1.我在《证治准绳》看到:“心脉布于舌上,若心火炎上,熏蒸于口,则口舌生疮。脾脉布于舌下,若脾热生痰,痰热相搏,从相火上炎,亦生疮者,尤多。”请问其中“相火上炎”的机理是什么?和李东垣的“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是否有相同的机理? 2.《圣济总录》:“口...
失眠,复发性口疮。 十八.祛风剂,256 4.潜阳熄风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适应: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自觉上重下轻,脑中热痛,筋脉抽摯,脉弦有力。) 阴虚热盛,心中烦不得卧,身热口干,头晕耳鸣。 阿胶,鸡子黄,黄连,黄芩,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