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这是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古宅多为砖木结构,设计独特 兼具实用与美观 保存有传世楹联305副 内容以修身、持家等为主 一名身着汉服的游客在大芦村古建筑群里起舞(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一名身着汉服...
天门村有600余年的历史,至今仍保存着178栋木瓦结构建筑,沿用刺绣、织布、牛耕等生产方式,原生态的村落风貌和传统的民俗活动成为村子一大特色,也成为当地保护传承传统村落、促进全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着力点。2014年,天门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天门村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
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人文影像志|乡愁归处——一个文创古村的活化复兴 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崇山峻岭间 一个曾经寂寂无闻的小山村 近年来 因为大批“新村民”入驻而火爆“出圈”这就是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龙潭村 这是8月29日拍摄的雨后的龙潭村古民居群(无人机照片)。这是8月30日拍摄的雨后的龙潭村古...
在摄影术诞生的第185周年,追光185——莲溪杯国际传统手工影像艺术交流展于2024年11月23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北蔡镇的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盛大开幕!国内外传统手工影像艺术家、著名摄影评论家、传统手工影像研究学者、收藏家,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镇政府代表,共百余人齐聚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共同见证近200幅具有鲜明艺...
控拜村的传统民居和稻田相得益彰(7月10日摄)。控拜村村民龙泽录在稻田中劳作(7月10日摄)。控拜村的银饰锻造技艺已有600多年历史 是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发源地之一 很多家庭都与银饰有着极深的渊源 他们子承父业,薪火相传 形成了银匠们独特的集体记忆 银饰锻造技艺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是控拜村...
2022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传统文化影像创作中...
传统村落人文影像志|岜沙村:“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距从江县城约7公里,由老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庄等五个自然寨组成。岜沙村以苗族为世居民族,村里的男人身背腰刀,肩扛火枪,被称为“最后的枪手部落”。游客在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内游览拍照...
纳禄村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盛产富硒大米、柑橘、花生等。同时也保存着较多的传统手工艺,有制酸、辣椒酱、陶艺、木瓜干、红薯干、手工干粉、米饼、酿酒、竹编、木艺根雕等。2012年,纳禄村入选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近年来,纳禄村依托明清古建筑群、明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积极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名片...
2023年,花明泉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行走在花明泉村,随处可见古村深厚的历史纹理。目前,花明泉村拥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堂3座、江南传统风貌的古宅院16处,还有古井、石板步道等生活设施。花明泉村北侧的稻田畔有一座村中大姓何氏的祠堂懌善堂,何氏先人曾将这座祠堂作为花明泉村小学教学的场地,沿用近...
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影像志|新疆吐峪沟:丝路古驿新风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位于新疆鄯善县,已有千年以上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也是世界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全村遍布20余处珍贵的文物古迹。走进吐峪沟村,目之所及是村民依自然地势、用当地常见黄土夯筑的生土结构传统民居。这里集人文景观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