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传綮 写生。传綮(1626-1705),即八大山人,俗姓朱,又名耷,世居江西南昌,是明代皇室的一员。明亡后削发为僧,能诗善书。 根据此册末幅己亥(1659)的年款,这是作者三十四岁壮年盛时的作品,以水墨画蔬菜...
《传綮写生册》是八大山人书画创作起步时期的标本,也是八大山人书画艺术的源头。在这套作品中,八大山人终于将这段从金枝玉叶的王孙到隐姓埋名的逃亡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用书画的表现形式,给予了倾吐和宣泄。《传綮写生册》尚未形成后来八大山人自家的体势,但源头活水发源于兹,即可窥见八大山人34岁以前书画的...
八大山人写松朱耷,谱名朱统,释名传綮(1626年-约1705年),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水墨 #书画 #意境 #山水 #国画 - 金寨传奇于2025011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5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
传(chuán)綮(qǐ) 綮:多音字。綮 qǐ 〈名〉(1) 细密的缯帛 綮,致缯也。——《说文》。段玉裁注:“凡细腻曰致。”(2) 戟衣。綮戟,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也作“棨”綮 qìng (1) ——“肯綮”( kěnqìng):(2) 筋肉结节处 (3) 喻事物的关键 相关知识:1626-1705 清...
八大山人(1626-1705)🇨🇳训名耷,法名传綮,字刃庵,号八大山人、彭祖、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江西新建人,祖籍直隶凤阳(今安徽),明朝宗室、辅国中尉、书画家,与石涛、髡残、弘仁并称为清初“四僧”。 #给爸妈的中秋礼物 #中国国画 ...
《传綮写生册》创作于己亥年七月,旱季,灌园长老画一茄一菜,寄西村居士,西村居士常将此“一茄一菜”示于同道或朋友间展玩,以至于“喷饭满案”。南昌刘漪岩闻之,向八大山人“且欲索予花封三啸图”。八大山人仅画“三两禅和煮菜根”。十二月松门大雪,十指如槌,三两禅和煮菜根,味颇佳。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𨨗,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大写意的鼻祖。明遗民。 1年前·山东 0 分享 回复 一笑了之! ... [赞][赞] 1年前·河北 0 分享 回复 Lw自由人 ... [赞][赞][赞] 1年前·...
隶书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他早年楷书中的某些笔意,如《传綮写生册》中的楷书题诗。总的来说,八大山人的篆书和隶书虽然作品不多,但它们对他的楷行草书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篆书。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他早年的楷书中带有隶书笔意,而且篆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一生的书法创作。八大山人的书法艺术,正是通过对各种...
朱耷【传綮写生册】本册共十五幅,水墨画蔬菜、花卉、瓜果、奇石等,每幅的墨色变化丰富,行笔的速度迅捷,构图奇特,这种狂怪的表现正反映了八大山人特立独行个性。根据此册末幅己亥(1659年)的年款,这是作者三十四岁壮年盛时的作品。 看此册作品,虽然落款为早年,但已具有很强的空间切分观念,即在空白处亦精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