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会郡楼》米元章书 完 释文:山清气爽九秋天,黄叶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元丰壬辰襄阳米芾 翰香堂藏石
米芾行书《重九会郡楼》(日本版) 米芾(款)重九会郡楼帖,日本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 《重九会郡楼》米元章书 完 释文:山清气爽九秋天,黄叶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
《重九会郡楼》一诗收录于《宝晋英光集》,为米芾晚年任涟水军使期间所作,时值重阳佳节,登高感怀,以诗寄情。全诗共八句,平仄相间,对仗工整,体现宋代文人诗风清丽雅致的特点。诗中“山清气爽九秋高”一句,以简练笔触勾勒出天高云淡的秋日景象;“黄菊红萸满眼新”则通过色彩对比展现重阳节物候特征,暗含对...
@诗词百科重九会郡楼全诗翻译 诗词百科 以下是《重九会郡楼》的全诗翻译及相关解析: 注释: 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郡楼:地方官署的城楼。 簪菊:古人有在重阳节簪菊的风俗,即将菊花插在头上。 吹帽:典出《晋书·孟嘉传》,指重阳节登高饮酒,风吹落帽的逸事。 萸:指茱萸,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认为...
【假设的诗句】 **重九会郡楼** 第一句:**秋色萧萧上郡楼**, - 解释:这句描绘了重阳时节,作者登上郡城的高楼,眼前是萧瑟的秋景。秋色萧萧形容了秋天树叶凋零、风声瑟瑟的景象,而上郡楼则点明了地点和动作,为全诗铺设了一个高远而清冷的背景。 第二句:**菊花香里忆旧游**, - 解释:在登高远望的同时,...
重九会郡楼逐句解释 重九会郡楼 【宋】米芾 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 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 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 【诗意】 九月深秋天气,远山清朗天高云淡,泛舟漫游,两岸都是黄菊和红茱萸。 与朋友千里相约之言难道有了后续吗?群贤...
【原文】《重九会郡楼》:山清气爽九秋天,黄菊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翻译】《重九会郡楼》 :九月深秋, 山清气爽,乘着船儿,两岸满眼都是黄菊和红茱萸。与远方朋友千里相约之言难道有了后续吗?贤者群聚的时侯...
米芾《重九会郡楼》赏析 何章宝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于崇宁三年(1104年)七月,接到封授无为知军文告。米芾到任后,无为而治,善察民怨,与民无扰,受到百姓的拥戴。 米芾知无为军近三年,曾主持修建了南门的城门楼九华楼、东门的城门楼明远楼,亲自题写匾额。至重九日,与宾客登楼赏景,并赋诗《重九会郡楼》,...
米芾传世作品中,《重九会郡楼》是颇为经典的一件,此作写于他晚年,个人风格和笔法已然成熟,达到了“人书合一”“人书俱老”的境界。此作纵26厘米、横826厘米,共76行、150余字,单字大小超过了10厘米,可谓雄强无敌、沉着痛快。 学界认为,米芾的大字作品突破了“二王”之法束缚,完成了王羲之的一大“遗憾”。这个...
米芾书法《重九会郡楼》册(伪),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 释文:山清气爽九秋天,黄叶红茱满泛船。千里结言宁有后,群贤毕至猥居前。杜郎闲客今焉是,谢守风流古所传。独把秋英缘底事,老来情味向诗偏。元丰壬辰襄阳米芾 明治十一年三月五日,御届同年五月三日刻成。翰香堂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