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赵语曾在肃侯六年伐齐,占领高唐。又在十一年派商君伐魏,俘获魏将公子印。赵国逐渐强大。而齐、魏两国因不满赵国的无端挑衅,联合伐赵。 而赵国此前修筑的城墙,使齐、魏久攻不下。 但数月的持续抵抗对峙,也让赵语烦闷不快。 刚刚前线又来报:齐、魏两军偷袭城外赵军大营,把赵军杀得大败。 朝...
秦新占区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稳定。进攻开始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的蕞地(今陕西临潼北)(参见蕞之战)。当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时,联军不支败退。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纵观五次伐秦,虽然两次击败秦国,却没有消灭秦国的决心和目标,这导致仅有的两次胜利也没有能严重削弱秦国。...
战国早期的魏国,实力强盛,直接从黄河就能西渡关中,打的秦军哭爹喊娘。那个时候的函谷关毛用都没有。战国后期,六国的实力都不如秦国。所谓的六国合力伐秦,其实就是仗着人多壮胆子。六国自己心里都很清楚,伐秦只是个幌子,为自己争取利益才是关键。比如信陵君死后,五国伐秦不利(齐国没去),联军统帅立刻调转...
秦武王登基后,施展了一连串铁腕策略与对外征服的妙招,使得秦国的疆域如吹气球般迅速膨胀。他不仅向魏国亮出了锋利的獠牙,还向韩国、赵国发起了凌厉的攻势,甚至不惜与当时的巨无霸楚国一较高下,上演了一场场实力与勇气的较量。他的连横之计运用得炉火纯青,仿佛在游戏世界中开了挂,令其他国家只能望洋兴叹,徒留一...
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四月底,在万事俱备的前提下,晋厉公亲率大军出征,而晋国朝堂八卿——栾书、荀庚、士燮、郤錡、韩厥、荀罃、赵旃、郤至也倾巢而出,随国君伐秦;晋国君臣带领着以晋军为首,包括了齐、宋、卫、鲁、郑、曹、邾、腾八国军队,以及两千人的‘天子之师’,合计十国军队,十二万人的大军...
伐秦 周子苏 历史上古先秦2862字 更新时间:2024-01-17 22:41:40 书籍简介 秦国(公元前770年—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在战国的乱世里,有几位传奇君王,对强大的秦国发起了挑战……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同类热门书 会员 战国之风采依旧 先秦 会员 大秦:我秦始皇幕后帝师,垂帘听政! 先秦...
在晋厉公召集诸侯盟友们一起出兵伐秦之时,身为晋国新盟友(新小弟)的郑国,自然也收到了召集令;为了表示对晋国的忠心,郑国国君郑成公更是亲自率军参与了晋国联军的这次伐秦之役;可就在郑成公领兵出外作战的这段时间,郑国又一次发生了内讧动乱。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夏,就在郑成公率军出兵秦国、出外...
至于五国伐秦的过程,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进行连横、合纵策略,涉及到战役、战术问题并不多,总之楚国领导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攻伐秦国,惨遭失败。诸侯国第一次合纵伐秦,五国在秦、齐联合攻打下以惨败告终,这场战事也为历史留下了谜团,五国联合为何打不过远在西垂的秦国呢,况且这一时期的秦国,并非特别强大...
春申君合纵伐秦,战国末期关东各国抵抗秦国兼并的一次战役。战国末期,秦对韩、赵、魏、楚的战争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秦王政五年(前243),秦设东郡于濮阳(今河南濮阳南),基本上截断了东方各国南北合纵的纽带。各国深患秦的威胁,遂于前241年再次合纵,共同伐秦。参与合纵伐秦的国家有韩、赵、魏、楚、燕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