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积累和发展中,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有关伏羲的传世资料、文化遗存、考古发现、神话传说等构成伏羲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也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典籍资料显示,伏羲的历史功绩是不断累积的,伏羲文化是逐渐形成的...
由于伏羲氏的独特地位和非凡贡献,远古先民以伏羲及其文化创造活动为基础,口耳相传,将众多生产发明附会于伏羲氏身上。历代先贤对伏羲氏及其文化功绩不断研究阐释、演绎加工和增益扩展,使得《周易》《遁甲开山图》、班固《白虎通义》、南宋罗泌《路史》、清代马骕《绎史》、张澍《三古人苑》等史籍中的伏羲文献完整有...
这里要强调,“伏羲文化”概念提出虽晚,但伏羲文化属历史文化范畴,是史前文化和历代信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自有伏羲即已存在。具体而言,伏羲文化的主体是附着于伏羲身上的诸多发明创造,如始作八卦、发明渔猎工具、兴嫁娶之礼、造书契、定姓氏、制礼乐、理庖厨等。究其实质,这些发明创造可以视为新石器时代...
【文化视点】一画开天 肇启文明 ——伏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伏羲城 魏雅斐 刘玉璞 伏羲是我国古史传说中的文明开创者,因其创造的伟大功绩,奠定了“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历史地位,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始祖”。史书记载中有关伏羲氏的历史功绩多达14项,正是这些具有文明源起贡献的文化创制,构成了伏羲...
伏羲有始画八卦、结网罟、作琴瑟、制礼仪等伟大贡献,又与女娲兄妹相婚,繁衍人类,因此被奉为中华民族文化始祖,列为“三皇五帝”之首。伏羲传说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一、关于伏羲事迹 关于伏羲的传说最早见于《易·系辞传》,其后在《诗经》《庄子》《管子》《荀子》《战国策》《风俗通义》《淮南子》等著作中,...
伏羲庙,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古建筑群。自1988年开始,每逢龙诞日(农历五月十三日),都在天水伏羲庙举办“天水伏羲文化节”,举行祭祀、朝拜仪式,祭祖活动。1992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天水,亲笔题写了“羲皇故里”四...
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以天水为中心的渭河流域,祭祀伏羲的传统由来已久。传说,早在春秋时期,秦文公梦见黄蛇自天下属地,止于鄜衍,于是秦人就在渭水流域做鄜畤,其实,鄜畤的地点在陕西凤翔,所祭祀的是白帝,白帝被后人称之为少昊。此前的秦襄公时代,秦人在今甘肃礼县设西畤,祠上帝,亦是祭祀...
二是天水境内有多处伏羲文化遗存。故天水与全国其他地方一道构成了伏羲祭祀与伏羲文化传承之地。 (一)天水秦安:“伏羲生于成纪”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伏羲生于成纪,汉置县。”《晋书地理志卷14》:“昔庖牺代生于成纪,而为天子,都于陈。”文献记载伏羲生于成纪。成纪之名,最早见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文化之源 中华民族具有大约一百七十多万年发展历史。远古伏羲时代,已出现了象征民族团结的“龙图腾”,以及《伏羲易》爻片图形。 中华远古时代,在今之甘肃省天水市【大地湾古人类文化遗址】附近,有个“风姓,以蛇为图腾”的伏羲部落兴起,其首领伏羲氏联合天下各部族,创造了象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