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大历十三年,仲子陵一举登上进士的殿堂,开启了仕途之旅。校书郎、同官、醴泉二县尉等职务,无不彰显着他的才华横溢。德宗贞元十年,他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品性,荣获太常博士之职,后更晋升为主客、司门二员外郎,成为朝廷的得力干将。然而,命运却在贞元十八年六月对仲子陵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人生虽...
历史人物> 仲子陵 蜀(今四川成都)人。好古学,舍峨眉山,通后苍、大小戴礼,举贤良方正,擢太常博士,终司门员外郎。 【介绍】: 唐蜀人,居峨眉山。举贤良方正,擢太常博士。通《后苍》、大小戴《礼》。典黔中选补,终司门员外郎。及亡,其家所存,惟图书及酒数斛而已。
仲子陵,出生于743年,逝于802年,是唐朝嘉州峨眉县的才子。他在中唐时期的大历和贞元年间活跃,以峨眉山神水阁为读书之地,勤奋好学,尤其精通《礼记》等典籍。大历年间,朝廷举行贤良举荐,仲子陵因其卓越才学得以入选,担任太常博士。他的礼法见解独到,无人能驳,因此在朝廷中声名鹊起。他曾受命主持贵...
这是涉及礼仪礼教的国家大事 因此“诏百官普议” 被称为“颜筋柳骨”的颜真卿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均在其列 在同议“禘祫”大礼的官员之中 有一人显得“格格不入” 只因他是众多“京官”中唯一的地方官 他便是来自偏远蜀地峨眉山的仲子陵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期《听峨眉说》 了解一代礼学大儒和诗人——仲子陵...
峨眉人(一说成都人)仲子陵(744—802),在唐德宗时期(大约八世纪后期),其“自为一家之言”,“以文义自达”,且“起庸蜀诸生”(见权德舆《尚书司门员外郎仲君墓志铭》)。可见仲子陵在当时的名声和威望。仲子陵,《全唐诗》仅存诗一首,诗人小传又极简:“仲子陵,峨眉人。大历中登弟。历官常侍,诗一首”。 不...
仲子陵的一生始于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他诞生于峨眉山下,开始了他的学艺生涯和著述之路。自天宝年间至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43-778年),他在峨眉山下潜心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期间专注于学术研究,撰写了重要著作《通难》。建中二年,他参与了关于“禘祫”这一重要宗教礼仪的讨论。大历十三年(...
秦镜 仲子陵·唐 万古秦时镜, 从来抱至精。 依台月自吐, 在匣水常清。 烂烂金光发, 澄澄物象生。 云天皆洞鉴, 表里尽虚明。 但见人窥胆, 全胜响应声。 妍媸定可识, 何处更逃情。
在唐朝的大历年间,峨眉山脚下诞生了一位才识出众的官员,名叫仲子陵。他在朝廷任职,起始于太常博士的职位,后晋升为郡部司门员外郎。他在朝堂上论政时,言辞犀利,无人能辩,深得皇帝的赏识和信任。然而,仲子陵并不贪恋京城的繁华,当他年事已高时,选择了辞官归乡。这个消息在峨眉县传开,人们...
仲子陵,峨眉人,大历中登第,历官常侍。诗一首。 仲子陵的诗词: 秦镜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𠤫 每日一成语:辞有枝叶 每日一词语:画虎类狗 每日一诗词:寄题奉宁枢密直谏议新葺漱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