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走进仰韶村遗址 探源文明起源 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城往北约9千米,从仰韶村村南的台地上向北望去,韶山郁郁葱葱,三面环水,蓝天白云下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喜人,这里便是先民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博物馆,建筑外围整体颜色以陶土本色为主,外形为两片拼接的陶片。光明网记者 王蕾...
对中国现代考古学而言,仰韶村遗址是一个重要的坐标,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起点。自1921年首次发掘以来,仰韶村遗址就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考古价值,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学者的目光。四次发掘震撼世人 仰韶村遗址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位于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南部的缓坡台地上。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
首次公布!河南仰韶村遗址古人基因组数据发表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等单位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相关人群之间具有高度的遗传连续性,并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遗传贡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取样提取和测序了仰韶村遗址的...
带着对这段史前文明的憧憬,8月17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了仰韶文化博物馆,在先民们曾营建聚落的地方,仿佛望见他们正在抟土制陶、磨石做工。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村的彩陶会“说话”5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仰韶先民在鹳鱼石斧缸上,给后人留下了新石器时代最大的一幅彩绘陶画,这...
位于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文化博物馆近日全新开馆,同时发布了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人骨面貌复原技术研究成果,仰韶古人和龙山古人塑像也正式与大家见面。这些研究成果的发布让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渑池县和仰韶村。 这是一个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小小县城,它命运的转折始于1921年。这一年,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进...
仰韶遗址现存面积30余万平方米,是渑池盆地中面积最大的新时期时代遗址,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较长、学术研究价值较高,是渑池盆地一处重要的大型中心性聚落遗址。 仰韶村遗址五个观赏园 韶源广场 …… 寓意为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源,位于仰韶文化博...
仰韶村遗址(Yangshaocun Site),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南部的缓坡台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为五千至七千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 民国十年(1921年),仰韶村遗址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其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
大河网讯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6公里的韶山南麓,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从1921年启动发掘以来,仰韶村遗址见证了百余年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考古圣地,华夏文明源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如此评价仰韶村遗址。5月14日,记者跟随“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自1921年被瑞典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联合发掘命名以来,已历经四次正式发掘,出土大量文物,命名了仰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