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摘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解释:我广纳天下的文人武将,用正义去驱使他们,就可以做任何事。 魏书·武帝纪原文: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
’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吾不能不为流涕也!”众皆叹息。曹操和袁绍的一番问答,高下立判。其实,单看袁绍的策略,也已经很好了,足可以和鲁肃提出的东吴战略相媲美,甚至接近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的水平。但毕竟还停留在对天时地利的分析,停留在“术”的层面...
“未识以道御之无不宜”出自宋代汪莘的《放歌行》。“未识以道御之无不宜”全诗 《放歌行》宋代 汪莘 口中吐佛子,腰间出神仙。眉心红日大如钱,脑宫诵经声泠然。瞿昙黄老去我久,可使举世终无传。天亦若忌我,我自梦裹知其天。团团清光中,本来面目常现前。分明是真不是想,水中月影镜中...
读通鉴(218)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读通鉴(218)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解读:天下做大事的人,都有需要有一个大格局,格局小的都在自设困局,袁术袁绍两兄弟从举兵开始就给自己设了藏身险处的局,你想藏于险,你下面的团队就会恃其险,所以这个团队如果因山而建,则出不了山,因水而建则出不了水。天下战略本身就是...
“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意思是只以道来抵御一切的计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即有道可以战无不胜。含义:这句话强调了“道”在战略和计谋中的核心地位。在这里,“道”可以理解为正确的原则、策略或方法。只要遵循这些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就可以抵御一切困难和挑战,达到战无不胜的境界。出处:这句话...
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答案 袁绍说:我在南边占据黄河,在北边有燕,代的险要,拥有更戎狄这样的部队,向南来争夺天下,这样可以成功吗?曹操说,我任用天下的智慧和力量,用道理来驾驭他们,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相关推荐 1...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大概的意思是:广纳天下的人才和英雄,以正义之道驾驭他们,应该会无往不胜. “道”,即正义之道. “智力”,是由“智”+“力”合成的.“智”,即知识人才,“力”即军事人才. 分析总结。 广纳天下的人才和英雄以正义之道驾驭他们应该会无往不胜结果...
《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曾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以道义为武器来抵御一切计谋,那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拥有道义的力量可以战无不胜。《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一部记载中国三国时期历史的断代史。这部史书被誉为二十四史...
要轻松驾驭天下还是有难度的。曹操其实是无法真正的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那么“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这句话,曹操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真正做到,结果是不仅自己活得累,忙乎一生也没有完成统一。“天下之智力”也很快就被司马氏所笼络争取,以致身后的曹魏政权也极其的短命。
释义:只以道来抵御一切的计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即有道可以战无不胜。出处:《三国志》:“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