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元结所作《二风诗十篇•治风诗五篇•其五》 拼音:suǒ wèi dài xíng ,yǐ dào qù shā 。 诗句:所谓代刑,以道去杀。 繁体:所謂代刑,以道去殺。 翻译:所谓代刑,以道去杀。《二风诗十篇•治风诗五篇•其五》原文[唐代] 元结 ... 加之清一1,莫不顺则2。 意彼刑法,设以...
所谓代刑,以道去杀。 出自唐代元结的《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杀】〔古文〕《唐韻》所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山戛切,音煞。《說文》戮也。《周禮·春官》內史掌王之八柄之法,以詔王治。五曰殺。《疏》太宰有誅無殺。此有殺無誅者,誅與殺相因,見爲過不止,則殺之也。又《秋官》掌戮,掌斬殺賊諜而搏之。《註》斬以鈇鉞,殺以刀刃。又《爾雅·釋詁》殺,...
出自唐诗人元结的《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顺则。 意彼刑法,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 所谓代刑,以道去杀。 呜呼呜呼! 人不斯察。 标签:元结写风 更多 意彼刑法,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 呜呼呜呼!
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日:“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日:“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
外示严重,内多险忌,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上下相蒙,君臣道隔,民不堪命,率土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圣哲乘机,拯其危漏,八柱倾而复正,四维弛而更张。远肃迩安,不逾于期月;胜残去杀,无待于百年。今宫观台榭,尽居之矣;奇珍异物...
教之以道、导之以德而不听,则临之以威武;临之威武而不从,则制之以兵革。故圣人之用兵也,若栉发耨苗③,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杀无辜之民,而养无义之君,害莫大焉;殚天下之财,而澹一人之欲,祸莫深焉。使夏桀、殷纣有害于民而立被其患,不至于为炮烙;晋厉、宋康行一不义...
林雨峰问到丁元英:杀富济贫,真能救了贫吗? 丁:不能 林:说说,怎么个不能 丁:杀富富不去,救贫贫不离。救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说,救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觉悟。格律诗的扶贫,是不治之治,说扶说救都是虚妄,赖着癖性胡说,充其量也就是个现代版的灰姑娘,跟您们乐圣化点儿缘而已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遂通圣贤学,慨然欲以道济天下。(2)吾非好杀,国家纲纪不立,致此辈贼害良民,无所控告,虽欲不去,可乎? 相关知识点: 阅读 文言文阅读 翻译题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10. D 11. A 12. C13. (1)(杨惟中)邀请儒士赵复、王粹等在书院...
孟子提倡仁政,并非舍弃刑法,是慎刑,省刑法,处理公正,批评嗜杀,不是不杀,是能“杀之而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要“明其政刑”,一些人读偏了。儒家重视仁义礼乐的教化,也重视规矩准绳的限制和制裁,儒家礼法,非法家只讲法,上有道揆,下有法守。要君子畏义,小人畏刑。为政者要两者都抓,恩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