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论述影响深远,他在1958年的演说“两种自由概念”中,区分了积极和消极自由,对以后的关于自由和平等的关系讨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谓消极自由,是指在没有人或群体干涉我的行动程度之内,我是自由的,用伯林的话来讲,是回答了“主体(一个人或人的群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
以提出积极自由、消极自由“两种自由概念”著称于世的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生于俄国,有犹太血统,是英国学者,俄国知识分子使他对观念本身产生了强烈兴趣,又从英国人那里学到了宽容、自由讨论和对他人的尊重,犹太教则使他懂得理性的限度,人确乎是需要归属感以及又会去服从超出本身理解...
但事实上,作为自我控制的“积极”自由概念,及其所暗示的人与其自身分裂的含义,在历史上、学说上与实践上,很容易把人格分裂为二:超验的、主导性的控制者,与需要加以约束并使其就范的欲望与激情的集合。真正有影响的,便是这样一种历史事实。在这个事实址明,自由的概念直接源自于什么东西构成自我、人格与人的观念。...
编者按:本文收入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系公开合法之出版发行物。限于篇幅,注释部分单独推送。 一、兩組不同的問題 對一個人施以強制,就是剝奪他的自由,問題是:剝奪他的什麼自由?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每一個道德家都頌揚自由。正如“幸福”、“善良”、“自然”、“實相”一樣,“自由”...
自由 作者 | (英)以赛亚·伯林 翻译 | 胡传胜 整理 | 经典摘读 我的另一篇讨论自由的讲演题目是《两种自由概念》。这是我就任牛津大学教授讲席的致辞。它的要点是区分自由的两种观念,即消极与积极自由。关于消极自由,我指的是不存在阻碍人的行动的障碍。除了由外部世界,或支配人类的生物的、生理的和心理的...
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 一、两组不同的问题 对一个人施以强制,就是剥夺他的自由,问题是:剥夺他的什么自由?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每一个道德家都颂扬自由。正如“幸福”、“善良”、“自然”、“实相”一样,“自由”这个名词的意义也很模糊,所以,几乎能够容纳绝大部分的解释。我并不想去探讨这个变幻莫测的...
在《两种自由概念》(1958) 一文中,他区分了两种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不受干预的自由。当其他人对于你可以做什么没有限制的时候,你就实现了消极自由。若其他人阻碍你做某事,无论是他们通过行为直接限制你,或是通过支持不利于你的社会或经济安排间接限制你,都算做限制了你的消极自由。
1957年就职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发表具有开创性的“两种自由概念”演说,同年获封爵士。1966年参与创办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作为杰出的观念史学家和学科主要奠基人,先后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学奖和伊拉斯谟奖。在以赛亚·伯林的学术生涯中,1952年在BBC的六场演讲,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
在这一区分的基础上,伯林宣称"积极自由"概念是极权主义统治的理论基础,对"积极自由"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一"两种自由概念论"的提出,再一次激起了学者们对"自由是什么?"以及"有多少种自由?"等问题的热烈讨论。本文将首先分析伯林关于两种自由概念的理论建构,在此基础上指出伯林对"积极自由"的错误理解和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