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我们的祖祖辈辈都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善良,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好,人品好。以德治国,以德服人,以德报德,以德为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善恶有区别,正邪不两立。这是衡量一切宇宙生命善恶美丑的规则和标准。 对待人生中发生的每件...
那人沉默不语,孔子这时才告诉他:用正直合法的行动去应对恶行,把善良留给值得回报的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践行的善良,没有底线盲目的善良是对恶的纵容。电影《素媛》中,可爱的素媛在去学校的路上,遇到了一个醉醺醺的大叔。大叔见素媛身边没有大人,便起了坏心思,以需要帮助为借口接...
*这是林清玄对于仁爱的理解,最终老鼠并未被赶尽杀绝,而是被惩罚到垃圾站吃垃圾,可见先生所说的仁爱并非是毫无底线地宽恕恶众生的一切恶行,而是给予适当的惩罚,因此先生真正想表达的应当是“以德报善,以仁报恶”。以德报善,这是对善众生的感恩。这种观念是人们都默认的,自古以来,无论中国的元戏曲,还...
以德报善,这是对善众生的感恩。这种观念是人们都默认的,自古以来,无论中国的元戏曲,还是外国的“启蒙戏剧”,都体现了这种思想,因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就成了最普遍的观点。但如今,对恶报的理解真应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以暴治暴吗?我想并不该如此,这会使得受害者也变为施害者,仇恨会...
对于善良的人,我们当然要对他善良,滴水之涌泉相报,才不会寒了善人的心,对于不善的人,我们也要对他善良,这是上德之善,这里的理解和译文稍有不同,个人认为这里的德就是德,而不是得到的,因善可大概分两种,上德之善,以德服人,下德之善,恩威并施;意思是,上德之善:对方善,我们也善,对方不...
再者,以德报怨,或有损己之尊严。怨者既以怨待我,我若以德报之,岂非自降身份,失我之尊严?我之德,当用于自尊自强,而非屈从于怨者之下。故报怨以德,非明智之举。 然则,世间之事,非黑即白。以德报怨,虽有其弊,然亦有其利。若怨者能因我之德而感化,改恶从善,则我之德亦有所成。故报怨以德,亦非一...
《焦点访谈》 20111023 以德报德 善行天下来源:央视网2011年10月23日 19:53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往期 片段 《焦点访谈》 20111120 家门口也能“打官司”2011-11-20 19:50:46 《焦点访谈》 20111119 走出“菜贱伤农”怪圈2011-11-19 19:53:39 《焦点访谈》 20111118 涉外婚介缘何泛滥2011-11-18 19...
是小燕子救了他们全家。上善若水、积善成德、善有善报,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至理金言,以善养德,以善报善,你用善良对待别人,别人一定会用善良去感恩你。如果,你原本的善良被邪恶所取代,那么,堵住你人生路口的就是你过不去的坎。与人为善,终得福报!请你以善待人!———(作者: 彤雨)
善氏 《善读「论语」》作者,首倡“中庸”即“义”、“忠恕”即“仁”「宪问篇第十四」34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问:“用恩德还报仇怨,如何?”孔子说:“那何以还报恩德?应当以直道还报仇怨,以恩德还报恩德。” 【注释】 “德”,此处...
《做人有德,善恶有报》 做人,当以品德为基。德是心中的准则,是行为的规范。人前不耍心机,人后不玩阴谋,这是对道德的坚守。那些坑骗他人者,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在天理昭彰之下,谁也逃不过惩罚。善恶到头终有报,如同风水轮流转,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 周老师禅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