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以太网首部占用14字节、FCS(Frame Check Sequece)(帧校验码)长4个字节,用于检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是否出现了错误,为CRC32校验码。 以太网首部占用14字节,首位开始是目的地址占用六个字节,其次是源地址,占用6个字节,然后是类型占用两个字节。以太网帧除去首部14字节和尾部FCS,4字节,(共18字节)剩下的中间的...
以太网II帧格式 Ethernet_II 帧类型值大于等于1536 (0x0600)。 以太网数据帧的长度在64-1518字节之间。 802.3帧格式 IEEE 802.3 帧长度字段值小于等于1500 (0x05DC)。 作用: 将上层数据进行二层封装,在通信过程中要求数据必须封装成帧才能够被物理层转成bit(0,1),放在物理板卡上发送出去。 两种帧的区别 作用...
简介:南京以太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66.03698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南京以太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家企业;知识产权方面有专利信息2条,著作权信息2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6个。展开 ...
PART 1、以太网APL的由来 传统以太网连接现场层设备的问题 传统以太网已全面连接自动化金字塔的上部层级,但通常不适用于连接最底层的现场层。其问题在于安装往往过于复杂,最大传输距离不足,如:百兆以太网需要两对双绞线,千兆以太网需要四对双绞线传输数据,以太网设备需要额外的线缆进行供电,铜缆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等...
从IP 传过来的 IP 包对于以太网来说就是数据。给这些数据附加上以太网首部并进行发送处理,生成的以太网数据包将通过物理层传输给接收端 ⑤ 网络接口(以太网驱动)的处理 主机收到以太网包后,首先从以太网包首部找到 MAC 地址判断是否为发送给自己的包,若不是则丢弃数据。
以太网术语 以太网术语基于互连数据速率 (R)、调制类型 (mTYPE)、介质长度 (L) 和对PHY的PCS编码 (C) 模式的参考。当多个通道聚合时,这还包括聚合通道数量 (n) 的额外信息。如果参考通道数量,则假设为单通道接口。以太网术语中使用的RmTYPE-LCn参数定义如下: ...
以太网 V 2 格式MAC 帧 : ① 帧头 : 6 字节目的地址 + 6 字节原地址 + 2 字节类型标识 ; 类型指的是 网络层 协议类型 ; ② 数据部分 :上层传下来的 IP 数据报 , 长度 46 ~ 1500 字节; 最小长度来源 :以太网最小帧长 64 字节, 除去 帧头 14 字节 , 帧尾 ...
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基本概念 以太网数据链路层的分层结构 在以太网中,针对不同的双工模式,提供不同的介质访问方法: 在半双工模式下采用的是CSMA/CD的访问方式。 在全双工模式下则可以直接进行收发,不用预先判断链路的忙闲状态。 半双工和全双工是物理层的概念,而针对物理层的双工模式提供不同访问方式则是数据链路层...
首先我们看一下以太网数据结构 注意数据长度为46~1500 从物理层上看,一个完整的以太网帧有7个字段,事实上前两个字段(前同步码和SFD码)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以太网数据帧,它们是网卡在物理层上发送以太网数据时添加上的,是为了实现底层的正确传输。上图中的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类型属于以太网首部的部分。 特别...
以太网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局域网组网技术(其他常见局域网组网技术还有令牌环局域网、无线局域网、ATM局域网),以太网技术的正式标准是IEEE 802.3标准,它规定了在以太网中传输的数据帧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物理层上看,一个完整的以太网帧有7个字段,事实上,前两个字段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太网数据帧,它们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