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上六 迷⑴复,凶,有灾眚⑵。用⑶行⑷师⑸,终⑹有大⑺败⑻,以⑼其⑽国君,凶。至于⑾十年⑿,不克⒀征⒁。 【译】上六因迷路而返回,不吉利,会有祸患。如任用他兼摄军队,最终会遭受惨重失败,做一国君主也不吉利,即便是很久都不能够出兵征战。 注释:⑴“迷”迷路,迷失。《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迷...
是说一个人对所犯的错误若执迷不悟,不愿更正,或不能更正,那就意味着凶险,那就要发生灾异。若这一种执迷不悟用于行师打仗,便必败无疑;若这一种执迷不悟用在治理国家上,君王必有凶险。一个国家若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出现国威不振
(1)句意:晋君补周王失位之阙,来顺从礼仪。阳人尚未习惯晋君之德,因而未敢遵命。“君补王阙”主谓宾完整,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以顺礼也”,句末“也”后断开,所以H处断句;“阳人未狎君德”主谓宾齐全,“而”有承接之意,其前断开,所以N处断句。故选DHN。(2
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1,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2?’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
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且夫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德又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而以伯子男为师旅。 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 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
062 吕不韦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奏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
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乘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